第172章(2 / 2)

醢署主醢薛大壮要调任安西军器监弩坊录事。”

姚崇:?!!光禄寺掌醢署主醢薛大壮?

姚崇面露难色。

“可是这薛大壮不是还兼任掌酝署掌酝……”

“先给个从九品录事,两年之内若是能做出些实绩,便升任正九品弩坊丞,做不出便还是从九品掌醢,但两年后都要回来。”

说到这里李隆基还笑了笑。

“此人我瞧着甚是有趣,也舍不得把他总扔在西疆。他在桥东村治蝗灭蝗,还肯捐出500石粮食赈灾,这样的人破格拔擢也是应该的。”

皇帝都这样说了,姚崇还能说啥?总不能说皇帝连个从九品的小官都不能安排吧!?

何况在灭蝗一事上,薛大壮其实还算是姚崇的助力。要是没有他在桥东村搞出来的一系列治蝗实绩,陛下也不会这么痛快就下旨,朝野肯定还有人讲酸话,他这个紫微令的权威多半要被动摇。

不过是一个弩坊的录事,大不了安排强势的军器监、军器丞正压他一压,上面还有安西都护府看着,也不至于出大乱子。

想通了这个关窍,姚崇便很痛快地应了皇帝的要求,草拟了一份圣旨。

关于军器监的人选,他其实早已有了打算。监察御史张孝嵩,年初曾奉命出使廓州,发现了很多边疆戍守的问题,多次提出想要去碛西。

姚崇觉得张孝嵩是个人才,要不是河南三道突发蝗灾,年中他便会将张孝嵩派往龟兹,让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察安西都护府。

这次陛下准备在碛西复设军器监,正好把张孝嵩派过去。

姚崇还是十分看好张孝嵩的,不然也不会把人派到老对头张说的地盘,就像是要这位铁骨铮铮的御史给老对头一个好看。

不过托薛三郎的福,张说和海州府在本次灭蝗运动中表现抢眼,即便前期粮价出了点小波折,后期也都被老谋深算的张·前·相爷给完美平息,就算是张孝嵩也没抓到对方半点把柄。

对此结果,姚崇也不失望,毕竟他现在还是紫微令,张说就算在海州蹦跶得再欢实,陛下也没有把他召回长安任职的意思。

反倒是那个薛大壮……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姚崇在李隆基的口中听到这个名字了,警觉的他立刻嗅出了些味道。

这位“桥东薛三”的分量在陛下心中不断加重,说不定某一日便会成了新的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