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2)

什么意思?要涨价?还不能低于150文?!

因为什么啊!?

“本官自有大用。”

张说捋了捋胡子,表情淡淡。

“反正你们不也没粮卖吗?150文一斗比你们现在的牌价还高,你们不亏。”

“本官只要你们保证,以后海州城米粮的最低卖价不能低于150文,如何?”

如何?当然是好事儿啊!

毕竟他们这阵子可是收了不少粮食,之前抬价的时候心里还忐忑,生怕这位前紫微令会使出什么雷霆手段比他们放粮。

现在可倒好,人家还不让卖便宜了。

不对,总觉得好像有诈呢……?

你看,人就是这样。之前反复算计小心翼翼,现在唾手可得反而心生怀疑。张刺史表现得越平淡,许宝丰和马天佑就越觉得这里面有事儿,等出了刺史府就安排人去打探这其中的秘密。

别说,这次还真被他们打探出点消息,说是跟最近在长安城风靡一时的“宋王酒”有关系。

“丰岳县要建酒坊?”

许老爷子从榻上一骨碌做起来,挥开一旁伺候的侍女。

“所以这个姓张的想高价卖粮给酒坊,让我们一起跟着抬价,对不?!”

“爹”,许宝丰一脸犹豫。

“那我们跟着抬吗?那可是官家的酒坊。”

“抬!为什么不抬!?”

许老爷子的三角眼里迸射出精光。

“你找人去丰岳县探听探听,看那个酒坊收粮是个什么价?”

“再送一车粮食过去,看他们给不给钱。要是给钱,你让吩咐人多给那酒坊的管事些好处。那可是官家的酒坊,买谁的粮不是买?皇城里的贵人们可不在乎这百十来文的差价。”

说着,他还撇了撇嘴。

“我还当这张刺史是什么刚正不阿的硬骨头,现在看……这都是演出来的,都是生意罢了!”

第84章 降不降价!?

说归说, 但许家的行动还是十分谨慎的。

为了确认传闻的真假,许家专门派人跑了一趟桥东村,四处打探酒坊的根底。

“来卖酒的?那你可有得等了。”

村口市集上,负责巡逻的丁壮指着不远处坐得满满当当的食摊说道。

“看到了吗?那边都是等着买酒的。”

“我劝你别等啦, 酒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酿出来的。听说最近三郎都在筹措材料, 你也知道现在的粮食一天一个价,酒还没影子呢。”

一连换了几波人去问, 得到的都是这样的答复, 许家人里也有了底。

“不是说缺粮吗?那先拉一车粮过去, 就按张说定的价钱卖,看他们收不收。”

许老爷子摩挲着手指上的扳指吩咐道。

大半天过去,他儿子许宝丰回来了, 说一车粮食顺利地卖给了桥东酒坊,对方给的是现银。

“说是非常缺粮, 因为官家指定要酒坊在年前送三船酒进长安,那个姓薛的掌酝急着筹措原料。”

说到这里许宝丰顿了顿。

“不过虽然着急, 但那边对粮食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咱们送去的这一车里掺了些瘪子,都让那边的伙计给筛了出来。”

“说是要送进宫的御酒, 粮可以贵但一定不能不好,还说下次再糊弄就别送了。”

许宝丰一边说,许老爷子一边琢磨, 听起来一切似乎都跟他们探听出来的差不多,的确是这酒坊要收粮。

皇帝家的酒坊,价钱的确不是问题, 所以张刺史说的最低定价是靠谱的,只是他想自己独吞这桩大买卖, 连口汤都不给别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