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来意,又客气地随口说了一声让胡兴也过去凑个热闹。
胡兴立刻应了,和郁氏父子说了会话,自作主张地让他们等一会,并道:“我去帮你们向三老爷讨一句话你们再走,也免得你们白跑一趟。”
郁博和郁远听了都面露诧异。
胡兴却没有管他们,笑着自顾自地去了礼房,要了郁家的请帖,又去了裴宴那里,眼睛笑成了一道缝地给正在练字的裴宴请了个安,把请帖递给了裴宴,这才恭敬地道:“郁家的漆器铺子要开业了,郁大老爷和郁大少爷来给您送请帖,您看,您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郁家吗?
裴宴脑海里跳出郁小姐一本正经扯着裴家大旗吓唬鲁信的面孔,随后又想到了那个值二两银子的青铜门兽环。
他冷冷地道:“这种事还要我告诉你怎么做吗?当然是惯例如何就如何?”
裴家的惯例,派分管此事的管事包个二两银子送个封红就行了。
可裴老太爷的惯例,远亲不如近邻,裴家既然在临安城里落了脚,就要和这些乡绅、乡邻人家打好交道,除了封红,他还会在那些人家上门给他送帖子的时候问上几句话以示关心,如果能得了他老人家的看重,还会亲自上门祝贺一番的。
郁家显然是裴老太爷的惯例啊!
要不是他喊住了郁氏父子,郁家怎么会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裴宴的决定呢?
胡兴在心里为自己的机智暗中鼓掌。
“好嘞!我这就去跟郁大老爷说一声。”他屁颠屁颠地走了。
裴宴觉得他的情绪有点不对,但小厮来说陶清从广州赶了过来,他一时也就没有多想,去见陶清去了。
第八十八章 陶清
陶清四十来岁,中等个子,身材消瘦,皮肤黝黑,高颧骨,容长脸,长相十分地普通,是属于那种丢在人群里就找不着了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十五岁丧父之后为家中的弟妹和孀居的母亲撑起了一片天,在陶家众子弟中脱颖而出,成为号称广州第一家的陶家的掌权人。
不仅陶安尊重这个胞兄,裴宴也很尊重他。
“大兄!”他跟着陶安称呼陶清。
陶清冷峻严肃的面孔露出一丝笑意:“遐光,你还好吧?”
自从父亲去世,还是第一个人这样问他。
裴宴眼眶微湿,道:“我还行!这日子总归是要过下去的。”
陶清点了点头,并没有多安慰裴宴,而是道:“你能这样想就好,等过几年你再回头看,这些事也不过是你脚下的一道坎而已。迈过来了,收获会更多。”
“多谢大兄!”裴宴说着,请陶清在圆桌前坐下,道,“我会记着您的话的。”
陶清笑了笑,道:“你和子然都是聪明人,不需要我多说,你们心里都有数。我相信你们。”说完,看着小厮给他们上了茶点退了下去,屋里只剩他们两个人了,这才又道,“你也别和子然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我也不和你兜圈子,你说吧,你准备怎么办?”
陶安和裴宴一样,是家中的幼子,小的时候都有段桀骜不驯的日子,两人京城认识之后,一见如故,立刻就成了好朋友。陶清几次行商经过京城去看陶安的时候,陶安都把裴宴拉着作陪,陶清看裴宴就像看到小时候的陶安,何况裴宴格外英俊,若是他想对一个人好的时候简直就像观世音菩萨座下的金童,陶清看着就很喜欢,对裴宴非常地亲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