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朝他伸出手。

许盛杰把烟头灭了扔进盆里,又检查一番纸钱确定燃尽了,这才握上媳妇儿的手回屋去。

=

暑假过去,梁宝珍重返校园,和她一道出发的还有新生报道的许盛雅。

姑嫂俩成了同校校友,一时间成为月牙胡同的佳话。

徐舒萍去许家吃过几回饭,见过好几次许盛雅,自然也是熟人,两人带着许盛雅去学校食堂吃饭。

京大食堂味道好,价格还便宜,学生每个月有十块钱补助,总体日子还是不错的,“小雅,这下可好了,你和你嫂子成同学啦。”

这是许盛雅进入京大第二天,昨天她和宿舍舍友去吃了饭,今天中午和嫂子还有嫂子的未来嫂子一块儿吃饭,她申请的住校,分在一个六人间宿舍,之后会在每周日回家。

“对呀,我们胡同的人可羡慕啦,说我们家人厉害。”许盛雅有个嫂子校友,宿舍的人也惊讶,不过她们这一级还有个更夸张的事儿。

“我今天听同学说,我们这一级有个男同学的爸爸是七七级的。”

梁宝珍正吃着排骨,闻言都忘了咀嚼,“那他们父子俩更厉害,这是上阵父子兵啊。”

“这以后算什么关系呢?在学校里碰见叫爸还是叫同学?”徐舒萍想到这个问题自己先乐了,仿佛听到那个男同学叫自己爸同学,还挺有意思。

梁宝珍琢磨一番,“单独论呗,在学校叫同学,回家再叫爸哈哈哈哈。”

吃了饭,梁宝珍和徐舒萍带着许盛雅在学校转悠一圈,从高塔到湖泊,从图书馆到教学楼,梁宝珍还特地向许盛雅介绍社团,“一星期后是社团招新的日子,你也别像高中的时候只知道读书,现在到大学,多参加参加集体活动,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社团。”

“好啊。”许盛雅挺有兴趣,她好奇,“嫂子,你报名了什么社团?”

梁宝珍是干的老本行,“广播站。”

梁宝珍进校之前干了一年多的广播员,现在又是中文系的,进广播站似乎成了没有悬念的事情。

她和广播站其他几名同学轮流上岗,进行学校广播。

熟悉的广播站,熟悉的大喇叭,不过在学校里广播更加自由,可以念诗可以念文学读物,还有同学投稿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