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使怎么谈的。二哥,你有法子的,是不是?”

“好好好,我想想法子。”他见我这般焦急,不忍心拒绝。

想了半晌,赵瑷命人拿来一套内侍衣袍,让我乔装成内侍,跟着他前往宋帝的书房。

做这等偷偷摸摸之事,对他来说,应该是第一回,显得难为情,很别扭。

猫着身子来到书房的小窗下,我们各站一边,凝神静听房中的动静。窗扇虚掩着,他轻轻地打开一点缝隙,房中的谈话声就清晰一点了。

果然是那不思和完颜亮。

宋帝的嗓音沉朗有力,语气坚决,“大人,和亲一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说!”

那不思慷慨道:“大金国和宋国和亲,两国修好,再无兵事,对两国百姓而言,百利而无一害,陛下为何不赞同和亲?牺牲一个公主,便可换得两国友好邦交,百姓永享太平,安居乐业,何乐而不为?”

“和亲也不是不可,但不是贵国陛下指定的沁宁公主。和亲人选,由朕来定。”宋帝的话不容置疑、不容反驳。

“陛下,容我说几句话。”说话的是完颜亮。身为九五之尊,即使乔装成使臣,他也不肯自称“下臣”。他的嗓音听来自信而从容,似乎胸有成竹,“和亲人选,由陛下选定,本是无可厚非;不过吾国陛下再三叮嘱,和亲人选必是沁宁公主。沁宁公主貌若琼雪、容色倾国,吾国陛下对公主倾心不已,日夜魂牵梦萦,非公主不娶,还望陛下成全。倘若陛下成全,也算成就一段良缘,造就宋金两国一段佳话,传诵千古。”

“沁宁并非天姿国色,宗室里还有比沁宁公主美的公主、郡主,贵国陛下何不作其他考虑?”宋帝生硬道。

“千金难买心头好,吾国陛下对沁宁公主情有独钟,其他公主、郡主自然不放在眼里。”完颜亮语气微变,微微含怒,“说得难听点,沁宁公主是陛下认的义女,并无宋国皇家、宗室的血统,出身低微,因为貌美才得到陛下垂怜,册封为公主。吾国陛下以皇后正位和两国友好无兵事为聘礼,已是对公主的敬意与诚意。”

“和亲一事,并非朕提起;贵国陛下看得起沁宁,是她的福气。朕首肯与否,是朕的决断!”宋帝也怒了,语气更冷。

“陛下息怒,我这话虽然不中听,却也是实情。”完颜亮以漫不经心的口吻猜测道,“陛下坚持不让沁宁公主和亲,想必是另有隐情。我大胆猜猜……”他刻意停顿一会儿,作出思索、揣测的模样,“在临安游玩的这几日,我无意中听闻,沁宁公主与当年的宁国长公主貌有几分相似,陛下该不会因为这个缘由认她为义女、册封沁宁公主吧。陛下舍不得这个貌似宁国长公主的沁宁公主嫁往我大金国,其中隐情,当真令人浮想联翩。”

“放肆!”宋帝怒喝。

在敌国地盘上,完颜亮怎么这般大胆、竟然说出这种话?

我稍稍直起身,从窗缝中望过去,但见我的父皇坐在御座上,身子挺得直直的,怒气罩面,怒火焚睛,怒目而视。而完颜亮,坐在座椅上,悠然饮茶,仿佛正在做一件风花雪月之事,更好似从未将宋帝与他的怒火放在眼里。

那不思立即起身,施礼道:“陛下息怒,下臣小弟口不择言,还望陛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