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莫幸东南;其三,家父气焰嚣张,目无君主;其四,家父举荐官员,被诬结党营私、招兵买马。”李容疏淡淡一笑,“为人臣子,无论做了何事,都会因党争而被诬虚无之罪名。”

他这么说,也不能减轻我心中的气。

虽然李刚太过强硬,但忠言向来逆耳,唐太宗可以容忍魏征,并且加以采纳,为什么六哥做不到?为什么姑息养奸、把阿谀奉承的奸臣放在自己身边这么久?

六哥,太让我失望了。

李容疏医术高明,奉旨为我诊脉,其后一直为我调养身子。

我奏请六哥,延请李容疏继续为我讲书授读,六哥应允,备了一间书房给我做上课之用。

和以前一样,除了听他讲述历朝掌故与军政,我还要学他的医术。

我在金国皇太弟王府看了一些书,有些地方并不是很明白,李容疏授课之时,我提问题,他讲解,很有见地,令我茅塞顿开。

一日,我问:“太祖以降,我朝以文驭武,不令武将拥兵自重,致使我朝国民文弱,悍将匮乏,军力不济,小师父对此有何高见?”

李容疏微有愕然,许是想不到我会提出这般尖锐的问题,沉思片刻,他一本正经地说道:“太祖于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御极数年后统一神州,杯酒释兵权,将兵权收归掌中。太宗有感于前朝藩镇割据武夫悍将危及皇权,便崇文抑武,真宗朝开始施行‘以文驭武’,至此,国朝便以文臣节制武将,直至二圣朝。”

他略略一顿,漆黑的眸中仿佛蕴藏着极大的力量,“国朝初年,太祖太宗对武将坐大的顾虑有其道理所在,然,国朝以降,西有西夏,北有契丹,后有女真,外族强悍,不断入侵,连年征战,以文驭武已不适宜国朝御敌自保,理当废之。”

我暗叹一声,假若他早生几十年,便能为君所识,为我国朝治国安邦、抵御外敌。偏偏他生不逢时,于这家国巨变之际扬名,更遗憾的是,他还只是一介少年,无法封侯拜相,否则,我一定说服六哥拜他为相。

南归半月后,六哥进封我为长帝姬。

我来到神霄宫,以臣妹之礼叩拜御座之上的帝王,赵俊。

经我示意,他挥退所有内侍,我叩首道:“臣妹不能接受赐封。”

“为何?”他扶起我,研判着我的神色。

“恕臣妹斗胆,臣妹不想让国朝臣民知道,昔日的沁福帝姬已南归。”我低首道。

“湮儿,此时并无旁人,无须拘礼。”赵俊轻轻一叹,显然已经明白我的心思,“我明白,你不想让金人知道你已南归……六哥不想委屈你,只想让你风光一点,名正言顺地当我的妹子,受万民敬仰叩拜,不过如此一来,金人便会知道你在金国只是诈死,湮儿,确是六哥想得不周。”

“谢六哥体恤。”

他忽又凝眉,沉吟片刻后道:“湮儿,六哥在哪里,你便在哪里,六哥在,就不会让你再受金人欺凌。你诈死南归,自有六哥保护你,金人也不能拿你如何。因此,即使金人知晓,也是莫可奈何,我们还可出一口恶气。”

六哥说得没错,也许是我过于惧怕完颜宗旺了。

我在建康,他总不会再次率军直捣建康捉我回去吧。

我诈死南归,风光荣宠,对他、对金国正好是一个大大的嘲讽。

见我不语,赵俊笑问:“湮儿,封你为宁国长帝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