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3)

傅庭筠听了喜出望外。

靠些妇孺这样施饼救人,财力和人力都有所限制,由官府和像王老爷这样有能力的商贾出面最好了。

“只求老天爷保佑,别再下雪了。”

郑三娘不住地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不仅没有下雪,北风也停了,天气竟然渐渐转暖了。

傅庭筠和郑三娘把被褥拿到院子里去晒,王夫人竟然带着两个贴身的妈妈来拜访她。

“早就听大家赞扬你贤良淑德,只是一直无缘相见,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王夫人喝了口茶,微笑着打量傅庭筠。

只见她穿了件月白色的粗布小袄,靓蓝色的马面裙,乌黑的头发整整齐齐地绾了个纂儿,露出光洁的额头,看上去干净整洁,不禁满意地微微颌首。

傅庭筠陪坐在王夫人的下首,忙谦虚地应了声“多谢夫人夸奖”,眼角的余光也在打量这位初次见面的王夫人。

她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中等个子,清瘦端庄,穿着件宝蓝色宝瓶妆花褙子,看上去显得有些文弱。

听了傅庭筠的话,王夫人微微一笑,面色和善了不少:“他们都知道,我是最不会夸奖人的。我请你去参加春宴,你能为长辈守孝而拒绝我;知道有城里有冻死的人,不仅主动捐银子,还派了身边的人去帮忙……你也算当得起“贤良淑德”这四个字了!”

这到底是褒还是贬呢?

傅庭筠没想到王夫人说话这样尖锐,不免打起精神来应付:“夫人过奖了。我也不是过附骥尾而行事罢了。”

“可有些人却连附骥尾行事都不愿意!”王夫人眉宇间露出几分冷意,“如今的张掖,可是越来越乱了!”

这话的涉及面太广了,傅庭筠笑而不言。

王夫人却不打算转移话题,道:“傅姑娘以为如何?”

傅庭筠自然不愿意逞那口舌之事,笑道:“我初来乍到,又有孝在身,平日里也不大出门,倒没看出什么来。”

“是吗?”王夫人挑眉一笑:“听说陌将军的外室跟着你在学规矩?”语气中带着些许的不屑。

傅庭筠愣住。

王夫人已道:“你虽然和赵总旗订了亲,可毕竟是未出阁的姑娘,她一个外室,以色侍人之辈,在你这里进进出出,纵然别人知道她是在跟着你学规矩,难免也会在心里嘀咕几声:一个狐媚之人,不知道能跟着那未出阁的姑娘学些什么?有些事,你要仔细想想才是。”话说到最后,已有些语重心长的味道,“陌将军虽然和你们家有旧,可有时候,这日子还得自己过才是!”

一席话说得傅庭筠冷汗淋漓。

第82章 开战

王夫人见傅庭筠脸色发白额头直冒冷汗,想着她一个小姑娘家,身边也没个能规劝的长辈,心中不免有些不忍,放缓了语气:“虽说妇人之所贵者,柔也。可也要知礼义,辩是非,不可一味地忍让求全,反而坏了名声。我看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这才不顾交情尚浅,说这些肺腑之言。你要是觉得我的话还有些道理,不妨仔细思量思量;如若觉得我不明内情,言辞过激,不妨当作长辈的唠叨,听听也就算了……”

“不,不,不,”傅庭筠忙道,“夫人字字珠玑,振聋发聩,是我糊涂,做事轻率。”说着,起身朝着王夫人深深地福了一福,“多谢夫人教我,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态度恭顺,语气诚挚。

王夫人不由微微颌首,语气越发的柔和了:“你年纪轻,经历的事少,不知道“三人成虎”的厉害,也不怪你。以后行事谨小慎微些就是了。”又道,“我听说赵总旗的父母也都不在了,你在家里,须事事立个章程出来才行。要知道,居家乃是长久之计,儿女是否能勤俭耕读,家道是否能兴旺发达,男子在外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