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弯弯扫了一眼,因为甘油工坊也是土坯房子,原材料费其实不贵,贵的还是人工,耗费差不多一百两银子出头,等彻底完工后,还需要添置一些工具,到时候可以让之前招好的员工来上工,一起帮忙将工具安装好。

她心中有成算,但言掌柜却是一头雾水:“大山娘,你这工坊是拿来做什么用?”

程弯弯指了指肥皂工坊:“看到那边一个只进不出的库房没有。”

言掌柜点头,生产肥皂会有很多废水废料产生,都被运送到了这个库房里放着,小半年来,库房扩建了一次又一次,那玩意儿都放不下了。

“新工坊就是用来处理这些废料。”程弯弯笑着道,“等开工后言掌柜就知道了。”

目前她生产两种产品,首先是甘油补水护肤品,然后是芦荟保湿护肤品,等桃花茉莉花开了之后,再开发研究其他的类别。

连着几天,工坊终于彻底完工,先前招的工人也来报到了。

这些工人中,有三分之二都来自程家村,是上回程家给程昭办庆功宴说好的事,来面试的有上百人,赵老太太挑出来三十多人收下,老太太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勤快还是懒惰,目前来看,这些员工程弯弯挺满意。

第418章 通风的建议

前段时间,程弯弯一直在研究粗甘油提取工艺。

一些现代的提取手法需要各种化学元素作用合成,她这边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看了许多书,才找到了适合这个时代的办法。

动物油和植物油生产肥皂的附带品包括甘油,这种甘油属于天然甘油,废料之中,一般包含百分之十左右的纯甘油。

也就是说,整个库房的废料水提取出来后,只剩下十分之一可用。

提取甘油的工具都是程弯弯自己画图,找村里的赵铁匠打制的,从外观上看,就像一个巨大的蒸馏器,还附带一些其他功能,超大型的铁器放置在屋子里,很是引人注目。

这几天,程弯弯都是亲力亲为告诉工人们如何操作,如何提取,如何保存。

这只是第一道工序,第二道是在甘油中添加蜂蜜,能增强补水功效,且能保湿。

第三道则是分装,她画图,让言掌柜去窑厂制作了清一色的白色小瓷瓶,瓶子上还印了花色,写了四个字:赵氏大河。

一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是和肥皂出自同一个厂家。

程弯弯马不停蹄忙碌着时,吴小锤过来汇报:“婶子,吴大人来了,说是有些事找您商量。”

她有些微讶,这位吴大人自从来大河村之后,一直待在新建的办事处,鲜少出门,除了二狗结婚那天来过她家里,再也没和她打过任何交道,她还真想不出吴大人找她来商量何事。

她洗了个手,回到院子里。

吴大人正在院子的石桌边上坐着喝茶。

“见过吴大人。”程弯弯走进去,行了个常礼,“不知吴大人前来所为何事?”

吴大人将脚边一个铁制的东西拿起来,笑着道:“这是工部改进后的蜂窝煤制造机,穗孺人看看如何?”

程弯弯将东西接过来仔细打量,真不愧是朝廷出品的东西,特别精致,原来的方孔改成了圆孔,推拉十分顺滑,一点都不卡壳,仔细看,活动的位置似乎是钢制品,在这个年代,钢比铁更贵重,属于朝廷管制品,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接触不到,煤炭产业能用到钢,足以说明朝廷对这一产业的看重。

她夸赞道:“改进之后能提高制煤效率,工人也能轻松很多。”

“我今日来,是工部委托,他们希望穗孺人能画出更多类似的图纸。”吴大人叹气道,“以往的煤炭只能用于朝廷大型器皿的冶炼,有了蜂窝煤,老百姓们终于也能用上大热大能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