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3)

聊天框上方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只是良久才看他回答:

【可能是有一点点】

随后又带了几分歉意道:

【刚刚是不是太严格了,让你觉得不舒服了吗?】

苏迢迢收到这句,唇角跟着弯了弯,不禁感叹陆礼不愧是从高知家庭出来的孩子,教养很好,收到别人的反馈后会第一时间自省,随后是礼貌又妥帖的征询,听起来很诚恳,和他交流起来也很舒服。

她扪心自问,像她这种一点就炸的性格,就做不到像他这样冷静,会惯性地从别人身上找问题,随后咄咄逼人地想要动用一切力量压倒、击溃、瓦解对方。

苏迢迢难得像现在这样反省自己,轻咬了咬唇,一边在微信上回复:

【完全不会】

【我也有一点强迫症,所以你这样很合我的心意,工作起来效率很高,也很愉快】

对面的陆礼冷不丁收到这句“合她心意”的说法,怔愣了两秒,才抬手轻摸了一下鼻梁,有点反应不过来。

与此同时,耳根已经明显地发起烧来,即使知道她的意思很纯粹,也不可避免地会想多。

片刻后他才回复:

【那就好,早点睡吧,晚安】

这次倒是很顺利地收到了对面的反馈,没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

【嗯,晚安】

第27章 . 迢迢有礼 你们法学院是要没落了

“争锋杯”作为校级比赛, 在A大还算有知名度,举办场地也比之前法学院的小报告厅高一个档次,在活动中心顶层的音乐厅。

作为去年的冠军, 法学院自然而然成了此次揭幕战的最大看点, 对上的国际关系学院去年的成绩也不错,杀入阳光厅拿到了季军。两虎相争,今晚的比赛还没开始, 音乐厅的近千个位置已经坐了半满。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 今天的辩题确实很吸引人。大学生作为网络上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同样也是饭圈的主力军,偶像应不应该为粉丝行为买单这个命题实在太切合他们的日常生活。

法学院辩队一行人提早半小时便到场地了,在后台做最后一次的讨论和磨合。今年的新生们也在边上旁听,还被陆礼布置了作业,要求一会儿看比赛的时候在台下做笔记, 等比赛一结束就开队内会议, 第一时间复盘。

而队内讨论的画风在苏迢迢前两天改了一辩稿后就跟着变化, 抛开了法学院辩队一向崇尚逻辑和论辩的打法, 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高冷形象,也不再动辄法理法条引经据典, 而是一个个都苦口婆心起来, 把广大路人群众拉到一个立场上, 打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名义, 明目张胆地给偶像上道德绑架。

虽然这个画风是由苏迢迢的一辩稿推到极致的,但她本人对这种路子并不是很熟悉,这会儿只能苦大仇深地一边深呼吸一边背稿。

她从刚打辩论开始就深知“学黄必死”这条至理名言,对这种主打核心价值的说服派多少有些敬而远之的意味, 更偏向胡渐彪式全面拆解对手论点的竞技流。

但可惜的是,在这道辩题上正方立场天然不利,大量的比赛案例都证明竞技流几乎是不可行的。加上A大的辩论水平并不出挑,在北城或许还能和隔壁技术大学和师大争个高下,然而放眼全国,华中一骑绝尘,南审和港澳台各分天下,A大辩协真排不上名号,他们和新国辩的那几只队伍也尚有差距。

因此既然在全面拆解上不占上风,他们也很识时务,宁愿学黄一搏,也不能重蹈那几所高校的老路。

赛前讨论一直到晚间六点,工作人员准时到后台催场。

路佳把手里喝了大半的热奶茶往桌上一放,第一个站起身来:“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