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辩友,您要讨论的我们都明白了,现在您能不能跟我们聊一聊可能性了?”

但“可能性”三个字很快就又淹没在现状的洪流中,好在对面在念数据上花了不少时间,等到四分钟耗尽,正方这边还剩一分多钟,能让苏迢迢紧急起来做个小结,才稍稍扳回一些局面:

“我不知道对方辩友今天对我方的观点有什么误区,我方从未认为现状已经很好,我方也从未对女性当下的处境有任何误解,我方所要说的一直是一个可能性的问题。

“而在二辩陈词中我方已经详细阐释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列出了相当明确的条件,也举出了相当多的例子,不知道对方辩友为何对此充耳不闻。

“当然,我方也承认,这样有着伟大心灵的男性目前还太少,少得几乎珍贵。但我们不应该在当下就放弃,我们仍有很大的群体可以争取。单一性别对整个社会发起的战争是难有未来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历史的实践告诉我们这才是制胜之道,一味强调分裂只会走向失败。

“因此,既然我们有着相同的目标,有着结为盟友的可能,为什么我们要在初期阶段就用‘不能’加固隔绝之墙?在这种‘不能’之下,我方看不到反方所说的‘承认之后才能做得更好’的可能性,反而会出现‘既然不能我就不去做并且我要更加敌对’的局面。

“正是在渴望与可能的基础下,我方在这里告诉所有的男性,当下你们做得仍不够好,但你可以做到很好,因此你要去做。并且,和女性站在一起,这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这是一条通往未来的路,整个人类群体都将因此获益。感谢各位。”

苏迢迢坐下后,队里的三个人都明显松了口气,她们这儿好歹是抓住机会讲出了点东西,加上对面没有时间打断,在场面上看起来还算漂亮。

自由辩结束后,比赛也来到最后一个环节,反方四辩在结辩中对男性群体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之后总算来到正方的轮次:

“下面,有请正方四辩作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三十秒。”

第13章 . 迢迢有礼 左右互搏

苏迢迢为了挣一点场面分,事前还特意练习了脱稿结辩,起身清了清嗓子便开始陈词,也多亏她声带条件优良,到现在还没倒下:

“感谢主席,今天我们和对方辩友谈论了很多,而我方主要谈的只有两点,一个是想不想的问题,一个是能不能的问题。对方辩友在这两点上都没有完全否定我方,既没有提出不希望男性对女性感同身受,也没有充分举证世上的37亿男性中没有一个可以对女性感同身受。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能不能的辩题上,我方态度鲜明地给出答案:男性可以对女性感同身受,不仅仅是职场焦虑,在女性的恐惧、痛苦与不幸命运上,男性都能感同身受。

“与此同时,我方也在今天的辩论中坦率地承认,现阶段的男女平权仍做得不够好,也做得不够多,这是事实,我们并未对这样的现状感到满足,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去超越我们渴望感同身受的存在,我们渴望父权制社会成为历史,渴望打破父权制为男性和女性设下的藩篱,让所有男性和女性平等地、毫无芥蒂地交往与沟通。

“而出现这样的男性是有基础的,尤其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女权运动席卷全球,女性的声音正在逐步被我们所听到,平权的呼声为我们打开通向主流世界边缘的门,大量女性受到的压迫被曝光,被看到,被讨论,甚至被研究,被出版成书,被拿来作为教育材料。

同时,也有大量的男性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内卷下不堪重负,有男性不愿意再承受压迫他者的代价,因为这是辛苦的;更不愿意再压迫他者,因为这是罪恶的。有男性站在男性的立场上在寻求改变,也有男性作为一个儿子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