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神婆满是沟壑的面孔上,皱纹变得愈发深刻了:“我年轻的时候,杀过很多人,有罪有应得的,也有无辜的。”

她叹了口气,声音中满是悠久岁月带来的淡然与感慨:“当着仙师的面,我不敢说谎,当时我不曾后悔,现在,也不曾。”

大殿里安静下来,偶尔响起篝火的哔剥声,绿衣少女捡了几块神像碎块丢进火堆,让篝火燃得更旺了些。

包括李昼在内,所有年轻人围坐在篝火旁,听这位不知活了多少岁的老人家讲过去的故事。

李昼托着腮,听得格外认真。

她最喜欢听故事。

吕神婆想了想,开口说道:“那是咸恒十八年,距离陛下登基,还有整整三年,皇位之争愈演愈烈,我在当时的皇长女身边任掌书,陛下还是个不受重视的皇次女。”

第一句话说完,所有人便是一惊,谁也没想到,看起来又老又瞎的吕神婆,来头竟然如此之大。

??[68]李大善人

破庙中,以神像为薪柴的篝火照亮了整座大殿,吕神婆的声音不断响起,在殿中略微有些回声,仿佛历史在这狭小空间中的回荡。

咸恒十八年,皇太子暴毙,储君之争,便集中在了皇长女与二皇子身上。

本来,论贤论长,该立文武双全的皇长女,但不管是浊流,还是清流,却都默契地选择了二皇子。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周立国以来,拢共也只有两个皇女成功登基,其中一个还是在襁褓里匆匆继位,不到二十天就被年富力强的叔叔赶下了御座。

二来,上一个女帝虽是个励精图治的明君,却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引入了大量女官。

文官集团担心重蹈覆辙,又要有女官来士族的地盘分一杯羹,因而宁可放弃素有贤名的皇长女,也要扶持相对来说更平庸的二皇子。

二皇子虽然个人魅力不如皇长女,却以礼贤下士闻名朝野,若他上位,必定会优待士族。

咸恒帝是个温和慈爱的父亲,不愿意看到儿女互相残杀,见大臣们都举荐二皇子,便给皇长女封了一块富庶之地,多次召她入宫作伴,免得她多心。

咸恒帝的爱女之心,却引起了二皇子与其幕僚的怀疑,他们以为,皇帝更属意皇长女。

针对皇长女的刺杀一起接着一起,都被身手不凡的她躲了过去。

她心里清楚,皇帝正是因为不愿与文官集团起冲突,不可能顶着大臣们的反对,立她为储君,对她有愧疚之心,这才会不断赏赐、安抚她。

皇长女对父亲的感情亦变得复杂难言。

她小时候身体不好,时常梦魇惊神,皇后又走得早,皇帝怜恤幼女,便在紫宸殿给她留了个房间,一直到她七岁,都是住在紫宸殿中,被九五之尊的父亲亲自照料。

父女俩感情一直很好。

当时的皇长子,后来的皇太子,与皇长女一母同胞,自然也乐见亲妹妹与父亲关系亲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人像最平凡的一家人,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但后来,咸恒帝拗不过大臣们,立了继后,先后有了二皇子、二皇女。

尽管咸恒帝多次公开表示,这绝不会动摇皇太子的储君之位,朝野中,人心却还是浮动了起来。

先皇后已经不在了,继后却是出身大族的名门贵女,天然就有众多势力同盟。

只是有皇太子在,不管是嫡长子的身份,还是他素日的行事作风,都没有可以指摘挑剔的地方。

支持二皇子的势力,在这时还成不了气候。

咸恒帝也就抱着侥幸的心理,期待着在他手上,皇权能平稳过渡。

可惜,他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不说,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