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钱,最后逼得原来的老板卖了工厂。

老板还好心地跟苏文娴介绍道:“这间工厂的租金还有半年。”

也就是说这半年里若是挣不到明年租金的话,她就得自己往里添钱了。

她也跟开始何添占一样开始整天往塑胶厂里跑,看工人每天做塑胶桶。

他们做的桶就是很普通那种白色带盖子的桶,且尺寸是固定的,因为每换个尺寸就得换一套模具,原厂长没钱专门做模具。

她还上手做了几个,发现做这个东西需要一点力气,尤其是最后压模型阶段,要通过机器把发热的塑胶浆压出桶的形状,然后趁着热将桶从模具里剥离出来,再给旁边另一个工人趁着热将桶上的毛刺拿刀割掉。

总之都是很原始的操作模式,完全不机械化。

但问题是,根据她这些天随着工人到市场去做推销的经验,塑胶桶这种东西星城市场几乎已经饱和了。

连木屋区居民的家里每家都有两只塑料桶,再卖桶也卖不出个富豪来。

这是不是苏文娴想要的。

她开始定制国外关于塑料行业的专业书籍,尤其是米国的化工杂志,上面经常有一些关于塑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

终于,她连着翻了半个多月的书,被她找到了新的商机。

米国有一间工厂做出了塑胶花!

这年代的塑胶花在刚推出的时候可不像后世那样是低档货,现在的塑胶花是高档定位,是在连卡佛这种高档百货里卖的,价格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