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的队伍里有常年留守在非洲的华人工作人员,下车后见到这些小孩,快步走了过去。
孟昕听见他用当地的方言和这些孩子说了几句话, 而后这些孩子把目光又投向了他们,像是在打量又像是在确认着什么,紧接着这些孩子便立马跑走了。
那位华人工作人员叫李放,毕业于国内一所顶尖的理工高校, 来非洲已经三年。
等他再回到队伍后,有人好奇的问了句,“李老师, 您刚刚和那些孩子说了什么啊?”
李放从包里翻出白大褂,笑着道,“我让他们回去通知附近的小孩子过来参加检查,并且还告诉他们这次检查是免费的,结束后还能领到糖果吃。”
孟昕问了句,“他们真的会来吗?”
说话间李放已经穿好白大褂,颈间挂着一副听诊器,语气笃定,“来,他们肯定会来的。”
孟昕对他的笃定表示不可置否,没多问也没多说什么,从包里翻出同样款式白大褂穿在T恤外面。
卫生所的占地面积很大,是一栋两层小楼,相比较一楼大厅的人来人往,二楼的住院部则安静很多。
医疗队今天来这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当地的小孩子和老人做些常规检查,以及给住在卫生所的一些病人做二次确诊。
检查点设在一楼大厅的西南角,孟昕和师姐正在清点卫生所目前所存有的一些药品。
九点多的时候,卫生所门口忽然来了一群小孩子,是之前向他们卖花的小孩子。
他们带着自己的小伙伴又来到了这里,也许是因为害怕也许是不好意思,他们全部都站在门口没有进来。
最后还是李放出去把人带了进来,按照男女分成两组,高矮顺序进行检查。
在洗手消毒的时候,杨妍碰了碰孟昕的胳膊,“你说李老师怎么知道他们一定会回来的啊?”
孟昕耸肩,摇头笑了笑,“我也不清楚,可能是他在这里的时间长,比较了解他们吧。”
“估计吧。”杨妍擦干手,做了几个深呼吸,“来吧,开始了。”
“嗯。”
体检的项目有七八项,比起在学校里那些走过场似地体检要正规很多,孟昕在给一小女孩测心跳的时候来回测了几遍,最后皱着眉在体检单上写下几个字。
杨妍见状问了一句,“什么情况?”
“心跳早搏。”孟昕说,“已经碰到三个了。”
“习惯就好。”杨妍比孟昕高两届,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来非洲做志愿者,对于这里的很多情况早已见怪不怪,“在这里,只要不是什么治不好的大问题,就已经算得上是万幸了。”
对于杨妍的话,孟昕其实也清楚,她来这里已经有一个多星期,在适应这里的生活之后,也意识到在这里不仅仅是资源贫瘠落后的问题。
国|家政|权的动荡,时局的不稳定,才是让这个国家的贫困地区远远多于其他国家的原因。
可惜,对于此她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午的检查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吃过饭后,其他人准备出门去附近转一圈,孟昕没什么兴趣再加上有些困,便留在卫生所没出去。
她在一楼大厅找了个角落,拼了两张椅子躺在上面休息,视线正对着窗外的天空。
早前还晴朗的天,这会已经被碎片式的乌云覆盖,风停停起起,似乎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孟昕看了会,困意席卷,伸手拿了本书摊开盖在脸上遮着光。
楼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人声起,是一串急促的英文,大意是在询问有没有人在。
孟昕在似睡非睡间被吵醒,伸手拿开书,坐起身,抬头看向门口,是四个亚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