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被人推挤着下了楼我和周大哥开始对照楼下道路两旁摊位上标明的序号找“丙五”。
正在中间的位置,不算太糟糕,就看前头做饮食生意的摊位多不多了。
然后我和周大哥按昨日商量好的,拿着清单分头行动开始购买需要的食材和器具,出门以后有短工在寻活儿干,我们也跟着其他人手不够的商户一样雇了三个人,并且挑了雇来的三人里最机灵会说的一个,许诺这七日每日给他三十文,叫他从今日起每日去大街上与人宣传我家的火锅串串。
周大哥一脸疑惑地看着我,问道:“兄弟,咱这小本生意刚起步,虽说宣传重要,但也犯不着多花这三十文吧?两个人采买食材器具,紧巴紧巴也够了。”
我神秘一笑,拍了拍周大哥的肩膀说:“周大哥,这你就不懂了吧。咱这火锅串串是个新鲜玩意儿,要想在这一片儿打出名头,前期宣传可不能省。这位兄弟看着机灵,嘴皮子又利索,让他去大街上吆喝吆喝,把人都吸引到咱店里来,以后的生意才能红火。这三十文花得值!”
那被雇的小伙儿把钱小心地揣进怀里,眼睛亮晶晶的,拍着胸脯保证:“老板放心,我指定给您把这事儿办得漂漂亮亮的!保管让咱这火锅串串的名声,在这街上响当当!”
周大哥听我这么一说,又看这小伙儿干劲十足的样子,也无奈地笑了笑:“行吧,但愿这钱能花出个好效果来。那咱也赶紧去采买吧,时间不等人。”
说罢,我们便带着另外两个短工,朝着集市走去,各自心里都盘算着接下来几日这火锅串串的事。
竹签不能再去自已砍竹子磨了,直接去手工艺的竹编店里看看吧,好在运气好,真叫我淘到了价格便宜的竹签,花了一银子买了好大一捆。
锅碗瓢盆的都好卖,调料还是打听了就近的几家药店勉强凑齐了,在菜市买到了猪油,又去卖清油、辣椒和花椒。
第一日好多食材都来不及准备,里面的食材不算丰富,好在我已经让人去码头给我往家里送了信,应该明日顺子就能从漯河镇带着豆皮、豆干、红薯粉、魔芋和米豆腐等过来。
饶是没多少食材,就这一上午的功夫,切菜穿菜为了不透露方子还得租借客栈的厨房熬锅底,今日时间有限,没法熬清汤锅了,而且我也更倾向每日加一点新东西,保持新鲜感,吸引客流。
等巷子里的摊位差不多都摆齐了已经是正午了,值得高兴的是我前头买吃食的摊位没有几家,而且都以精致糕点,糖饼果子为主,毕竟能来吃的大多都是老字号产业,走的全是高档路线,我这串串说不定全是亲民路线的一挂了。
午饭没办法,只能啃干粮了。
午时刚过,商会府的大门缓缓开启,刹那间,人群如潮水般涌了进来,一时间,各种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喧闹非凡。而此时,我家那独特的辣油香气也悠悠地飘散开来,渐渐弥漫在这热闹的空气中。
“阿娘,好香啊!”一个手里紧紧拽着糖葫芦的小女孩,使劲地吸了吸鼻子,奶声奶气地说道,那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渴望,小脚像是被钉住了一般,站在我们的摊位前不动了。
“这是啥玩意儿?咋卖的?”旁边牵着小女孩的妇人,顺着孩子的目光看过来,手指指向那锅飘着艳红辣椒、香气扑鼻的火锅,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
我连忙热情地应道:“大嫂,这叫火锅串串。素菜两文钱一串,五文钱能买三串;荤菜三文钱一串,十文钱给您四串!”
妇人一听,微微皱眉,对着身旁的孩子轻声说道:“这看着太辣了,咱可不能吃。”
“不嘛,不嘛,阿娘!”小女孩一听这话,着急地跺了跺脚,大声说道,“今天上午我在门口斗蛐蛐的时候,就听人说漯河镇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