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皇上是不能犯错的,尤其不能犯下如此大错。

一旦民间产生“皇上也会犯错”的想法,小到政策推行,大到皇权稳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无论冯源远是否含冤,于父子情谊,于皇权礼法,柳元洵都不可能为他翻案。

从得知凝碧真实身份的那一刻起,顾莲沼便预感此事或许会无疾而终。

与柳元洵相处的这一个多月,顾莲沼清楚他是个好人,更是个聪明人,但此事牵涉太广,绝非一个“聪明的好人”能够解决。

无论如何处理,此事都会惹来一身麻烦,最好的办法便是装作不知,及时抽身。

顾莲沼相信,即便皇上,也未必会支持柳元洵为冯源远翻案。

柳元洵若就此打住,返回王府,此事便会平息。他不知真相,也无需承受心理负担,依旧能在太常寺做他的闲散王爷。

倘若他继续追查下去,一旦挖出惊人秘辛,后续该如何应对?难道要以一己之力,与整个王权、整个皇朝对抗,做一个“伟大的好人”?

涉及皇室政权稳固,顾莲沼能想到的,自幼接受皇权教育的柳元洵必定也能想到。

若柳元洵决定放弃追查,不再深究,不会有人指责他。顾莲沼甚至会觉得,他不至于“善良到愚蠢”。

可柳元洵只是垂眸沉思,许久都未曾说话。

马车骨碌碌前行,穿过熙熙攘攘的闹市,驶过空旷的长街,最终停在一条可容三马并行的道路前。

顾莲沼适时提醒:“王爷,灯曲巷到了。”

柳元洵这才回过神来,起身准备下轿。

顾莲沼头一次慢了他一步,他望着柳元洵月白色的长袍,突然道:“王爷,您真的要去吗?”

柳元洵回头看他,疑惑道:“不是已经到了吗?”

见他一脸茫然,好似什么也没意识到般,顾莲沼不禁想问他:你就没考虑过后果?还是你觉得这案子不可能有冤情?

可他最终也没说话,只静静瞧了柳元洵两眼,而后垂头道:“是我多想了。”

是啊,柳元洵理应去查。

他真正该担心的,不是柳元洵查出冤情后如何解决,而是柳元洵卷入此事后,会不会再次陷入性命攸关的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