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果来,又有一顶金冠子,一顶银鎏金的冠子,一幅金首饰,一条倭国水晶串,金钑、金镯、金帔坠,再有六根镶宝石的金簪。

两套妆花衣裳、四件蜀锦锦袍、彩缎十二匹、茶花三十枝、绒花绢花并二十枝,礼钱两百贯。

锦娘这边就更不必说了,这么些年,她一共快八千贯的嫁妆,八十几抬抬了过去。

这边罗玉娥和魏雄二人对杜卿极是疼爱,锦娘和他在娘家住了一个月,才跟随杜卿去他父亲任上。

杜县尊本来是很不满意的,以他儿子的条件,完全是可以说一门官家千金。

锦娘却是每日早晚请安,她毕竟在周家那样的大户人家待过,一言一行都显得气度颇好。杜卿的母亲是个以夫为天的女子,很好相处,锦娘平日和她一处做针线,白日无事就在家纺线织锦,下厨做羹汤。

除了这些贤妻良母的事情,她亦是委婉劝杜卿读书,举凡男子,没有功名寸步难行。

就像周家二姑娘,虽说是嫡出,但比几个庶出的妹妹差太远,她三妹妹嫁的是大才子蒋放,四妹妹嫁给姐夫做续弦,亦是位高权重。只有她的丈夫没有功名,总是看起来闷闷不乐的,想找人发邪火。

“要我说咱们俩总有个身份了,日后好去临安府见淳哥儿,自古宁跟讨饭娘不跟做官爹。周家不放人,我也只能有些身份才好去看他。”锦娘愁眉不展。

杜卿想起自家原来和周家有差距,如此一来,也的确如此,他握住锦娘的手道:“你放心,我会好好的读书的。”

杜家爹娘见儿子开始上进,儿媳妇又实在是懂事,倒也没多少微词了。

锦娘想自己这个年纪,先把身体调理好,还好这么些年养尊处优,身体倒是不错。她就开始备孕,吃一些补气血的药,如此倒是很快有了身孕。

“咱们真的要有自己的孩子了吗?”杜卿道。

“是啊,也不知道是个儿子还是女儿?”锦娘笑的一脸甜蜜。

杜卿笑道:“儿子女儿都好。”

“我也觉得。”锦娘道。

今年她在杜家算是站稳脚跟了,让杜卿派了几个人,抬着礼物去临安专门送给淳哥儿。无论如何,有生母探望,总会好一些。

去临安府的人一个月后回来了,说是淳哥儿书读的不错,还问他们询问锦娘,听说锦娘打算去看他,很是欢喜。

锦娘则看向杜卿,杜卿立马道:“我马上去学。”

当年,锦娘生下一个女儿,杜卿在八月发解了,准备上京参加省试,锦娘则为他打点行李,还道:“你在外过了省试,别到处逛,一定要等尘埃落定才好。”

杜卿笑道:“你放心,我去找蒋羡的,他现在已经是中书舍人了。此人贪财好物,但也颇重情谊,我之前和他有些交往。”

“蒋家兄弟听说都投靠了申党,如今自然如日中天,咱们水礼得备厚一些。”锦娘正准备。

杜卿当即就辞别父母妻女上京去,留下锦娘一人在家中。

现下她是正房娘子了,婆母赏了年纪不大管事,家中都交给她管着,孩子的养娘也是她挑的,她教导孩子那是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