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还咳嗽了几声。

锦娘作势要起来,蒋六夫人连忙道不必,又道:“现下家中是你嫂子管家,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同你嫂子说。”

“是。”锦娘并无半点不快。

然而,回到新房,阿盈忍不住道:“姑娘,可您的生意呢?”

锦娘笑道:“走一步看一步,反正咱们生意总是要做的,只是何时去说。”

“您心里有数就好,可咱们何时开张呢?”阿盈问道。

锦娘道:“半个月后吧,我肯定是要去绣铺的,若有什么意外,你们先顶上,接了单子,我在家做也是一样的。”

阿盈有些害怕:“您不在,我怕不行啊。”

“你总是要独当一面的。”锦娘笑道。

她现在也不能告诉阿盈蒋六夫人身子孱弱,将来若是去了,很快她们就要自立门户了,如今她又何必折腾。

况且,她为了置办嫁妆也着实累狠了,早起晚坐,腰腹都有赘肉了,她得休息一阵子。这才是劳逸结合啊,难道还真的为了赚钱命都不要了啊。

就连机器工作久了都要上油,更何况是人呢?

二人说了几句,见习秋和悯芝进来都止了话头,说起了别的事情。

习秋和悯芝昨日得了锦娘的赏钱,自然也不想得罪女主人,况且问的这些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二人都纷纷说了。

“十六郎君原本住在二进院的东厢房,昨日我们俩听六夫人的就把十六郎君的袍褂都拿过来了。”习秋道。

锦娘心疼道:“母亲身体不好,还为官人操心至此,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生怕儿媳妇和儿子有一点龃龉,这才是真的希望儿子媳妇好的,当然,从某种情况而言,更加证实了锦娘的想法。

说罢,她又问起她们月钱用膳,平日浆洗衣裳,沐浴等等,问的巨细无遗。

等蒋羡回来的时候,锦娘差不多对六房的情况有大致了解,六房的下人拿非常少的月钱,上工的人有饭吃,不上工的人就得自己解决,主子们倒是都很好说话,去年放出去两家人,今年又放出去几个丫头,说是恩典。

谁家无缘无故卖人啊,尤其是大户人家,除非是养不起了。

但她不会批评,还一脸钦慕道:“府上真是慈善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