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去花时间倾听无关之人的心路历程,也没有谁会去关注所谓的心理问题,大家就只是看结果而已。
现在从曹昂这里听说了陆离对蔡瑁的“担忧”,蔡氏回忆了一下蔡瑁在刘表死后的各种表现,心也忍不住跟着提了起来。
好不容易上了曹操的船,大家可都没准备要跳船,德珪你可千万别做傻事啊。
心里担忧是一回事,表现在曹昂面前的必然不会是恍然大悟一般意识到蔡瑁好像确实不对,而是感谢了来自陆离的关切,表示蔡瑁知道后肯定很开心,我们也一定会代为转达的。
放心,没有任何问题,请务必要放心!
人家表态了,曹昂也是立刻安抚,信任,我们对于蔡将军也是非常信任的,只是州牧关心江夏情况,又担忧会令蔡将军误会,这才让我来这里说清楚。
至于为什么想要跟蔡瑁说清楚会来蔡氏,而不是派人直接去江夏,这种事情大家懂的都懂,没有必要说的那么明白。
蔡氏那边在送走曹昂之后,那是立马安排人快马加鞭的往江夏赶去,生怕整个家族的未来毁在蔡瑁的一念之差上。
虽然全程就只是陆离那边的一面之词,但那可是陆侍中,他在这种事情上可称之为专家了,他能拿这种事情跑来骗我们吗,还是让曹操的儿子帮着他骗人,不可能的好吗。
况且就算是陆离那边想错了,他们这边要是没有做出相应的措施,原本只是想错的事情,如今都得对了。
而且江夏那边的情况如何先不说,自从投靠曹操之后,蔡瑁的表现当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江夏。
听到蔡氏来人,蔡瑁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却没想到族弟蔡和一来到反而关心起了自己,好像自己才是出事的那个人一般。
蔡瑁:我出事了,我怎么不知道?
蔡和道:“大公子几日前来到府中,说是陆州牧担忧兄长情况。”
蔡和犹豫了一下,忍不住问道:“自投曹以来,兄长行事颇失水准,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对方口中的大公子,自然不是已经死去的刘琦,而是曹操的大公子曹昂。
所谓的“行事颇失水准”都是委婉说法了,应该是行事大失水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