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巧的,杨修也拿着陆离来说事。

杨修:“陆侍中亦有改弦更张之举,父亲何故裹足不前。”

父亲你自己裹足不前也就算了,怎么还要让孩子也跟着裹足不前呢。

杨彪并不赞同儿子的说法:“这世上也仅有一个陆侍中而已,安能一概而论?”

因为出现了一个特例,所以特例能够做到的事情人人便都能做到了吗,那当年士人也不用对宦官那么头疼了,毕竟陆侍中不是很轻易的便将宦官给压下去了吗。

而且他也不是要让自家孩子家里蹲,他只是希望对方别那么张扬而已。

杨彪:“若论成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若论为臣,更需有知己之君。”

陆离为什么能够一步登天,固然是他自己不缺少能力,但这个世界上不缺少能力的从来不止他一人,更重要的是刘宏看重他,喜欢他,提拔他。

后来刘宏死了,却又有袁绍,有曹操,在为臣这方面,陆离的能力或许不是最出众的,可只从他能让上位者喜欢自己这一点来看,他就已经走在为臣一道的前列了。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天赋。

可是这种能力与天赋,杨修反而没有特别具备。

他没有特别得曹操的喜欢,跟曹昂有过接触后也没有特别深交。

固然也算是被重用,但那种带着几分无感的重用,对于见识过“有感”是什么模样的杨彪而言太醒目了。

杨修若只想要当众臣之一,他的能力已经足够了,可他相当数一数二,拔得头筹的那种,这份感觉的缺失就很致命了。

他没有特别讨人喜欢,能力也不曾到达一个领先所有人,让人哪怕不喜欢也不得不用的地步,却又有着足够高的目标与心气。

杨修不认同这话,他用杨彪之前的话来反驳对方:“父亲也说仅有一个陆侍中而已,若在这方面不似便是无路可走,这世上怕已无人有路。”

君臣之间,真做到陆离与刘宏那般的才是极少数,说不属于那般的极少数便是没有前途,这个世界上怕是没多少人能够有前途。

而且说到陆侍中,杨修道:“父亲怕还不知晓,近日多有传言,陆伯安在荆州与司空有所不睦,故而这次才不曾被带回。”

他倒是没有完全相信这所谓的传言,但有的时候空穴来风,必然有因。

这番传言你要说是真的,不喜欢还让人当荆州牧,看起来不在身边,但是放在地方上也没有丝毫亏待,反而有了更大的实权,怎么看都不像是不睦的样子。

可若说是假的,陆离这个荆州牧手下兵权几分,比之当初刘表不如多矣。

这种事情要让陆离说的话,其实挺简单的,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这是司空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