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守之处,曹操那边非有十倍兵力,绝难轻易攻下。
可惜刘琦显然没有这个意向,而刘备这边要是跟刘琦分开,真找到了那样的城,怕是要先想想如何攻下才行。
其实将刘琦送到之后他们赶紧走,或者干脆分出一队人送刘琦,大家各走各的也行,可若真的这般做,那刘备也就不是刘备了。
待到他们到达江夏黄祖处,曹操那边已经拿下了南郡以及江夏郡的几个县城。
其中有暴力攻破,也有内部投降,诸葛亮看着相关军报,其中表露出来的对荆州当地的熟悉,倒是让他忍不住想到了一人。
不是蔡瑁这种本地将军,毕竟对方虽然不能说没有水平,但水平确实不曾到达这个地步,诸葛亮想到的是庞统。
刘备听到对方提起庞统,这个名字对他而言也不陌生。
当初水镜先生对他介绍人才的时候,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便是卧龙,而庞统则是凤雏。
当时他对着司马徽问这俩人的情况,对方说了诸葛亮的,提起庞统只道并不在此。
如今,竟然被曹操得到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刘备有种失去了很重要的存在的感觉。
那感觉来得莫名其妙,又仿佛深入人心。
诸葛亮看着刘备仿佛在那里愣神,轻声提醒了一句:“明公。”
刘备立刻回神,如今正是刘备阵营一小撮人在讨论日后发展呢。
刘备自省道:“是备一时失神,孔明且言之。”
诸葛亮没有追问刘备为何走神,也没有继续说庞统的事情,他道:“曹孟德如今欲攻江夏,孙仲谋对江夏亦是觊觎已久,此地于我等实非久留之地。”
刘备忍不住皱眉:“那孙仲谋,难道便不知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诸葛亮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便是孙仲谋知道这个道理,黄祖他也是绝对要杀的,而别管是他们还是刘琦,似乎都不能推着黄祖去死,那是不义之举。
再者说,唇亡齿寒也不是用在这个时候的,便是不提杀父之仇,谁都看得出来刘琦这边是很难守住的,根本做不了什么缓冲地带,也根本提不上是“唇”。
最后不管是孙权得到了江夏还是曹操得到了江夏,又或者他们一人一半,反正看着曹操那个架势,日后早晚也是有一战的。
刘备:“以孔明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