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经久难忘。”

陆离没有顺着对方的话说,反而调侃道:“明公当年可不是这般说的,你当初可是生怕我去陛下面前发疯。”

这是明晃晃的拒绝相关谈话的言辞,陆离清楚曹操想要说什么,但他这个时候不想要说这个。

他怕继续说下去,自己就要被对方给说服了。

虽然就算他没有被说服,好像也阻止不了曹操的决定,但他就是要站在反对保守党的立场上绝不动摇。

明公我跟你讲,哦,我没有办法跟你讲,但我心里老清楚了,那孙权与刘备未来可是大麻烦,一定要趁着他们还没有长起来斩草除根。

至于没有孙权刘备,会不会有王权、包备一类的存在,便是乱世出英豪,那英豪也不是地里的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

陆离不想谈,曹操却是真的想要谈:“当年伯安顶着触怒陛下的风险,也一定要为民请命,与我言乡间村中夫妻别,泪比洛阳殿上多。”

陆离也不准备否认自己说过的话:“旧日言语,不想明公竟然还记得,这些话便是放到今日,我仍不觉有错。”

曹操:“因为伯安这些言语,我曾经以为伯安会排斥兵事。”

陆离看着曹操:“明公以为的是对的,我曾经不喜兵事,此心至今未改。”

“正因如此,才要以兵事速结兵事,如此方可减少兵事,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伯安可曾想过,频繁的兵事未必能够结束兵事,反而加重百姓苦难。”

陆离承认这种说法:“明公所言不无道理。”

但是:“可若是姑息养奸、养虎为患,到时僵持不下,怕是要造就更为长久的苦难。”

在曹操开口之前,陆离抢先一步看着袁绍的坟墓感叹道:“今日与明公至此,见本初之墓,心中不免杂念丛生,若是当年本初于明公势弱之事便出手,或许也不会有今日。”

当着曹操的面说这种话要是当年对方早对你动手,现在死的就是你了,谁听了不为陆离捏一把汗呢。

但是曹操知道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他在借着袁绍说曹操,袁绍没能在曹操势弱的时候出手,最后被对方打败 。

而此时如果曹操不趁着其他人势弱的时候出手解决,日后也走上了袁绍的老路该当如何呢。

这般说辞倒是可以对上陆离之前解释的心急原因,他说自己担忧迟则生变、凭添麻烦。

可曹操直觉陆离是有所隐瞒的,他着急的原因或许与此有关,但绝对不仅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