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无数个能让自己走向成功的重要节点,而自己在那一个个节点中,无一例外的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是他的谋士们无能到给不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不,清醒的袁绍否定了这个答案。
不是他们给不出正确的选择,而是傲慢的他当时已经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
沮授当初拿着陆伯安的《项羽论》来劝他,他是半点听不进去,只愤怒于对方竟然拿自己与何进、董卓等人相比。
可如今再看,对方当初所言有何错处,他可不就是何进、董卓之流吗。
刘协在回忆失败的经历,袁绍也在回忆失败的经历,但是做着同样事情的袁绍在听说对方的遭遇之后,却不存在什么共情。
不过因为刘协,他倒是忍不住想起了被自己按照的何太后母子。
当初在意外找到他们后,除了给陆离的名声添砖加瓦了一番,被对方反向舆论攻击了一番,真要说派上了什么用场,那是并不存在的。
而对于这俩无用的母子,他也没做什么杀人的事情,只是给他们找了个院子,将他们养着而已,没有多么尊奉,却也不曾苛待。
现在想想,他们一群人在外面腥风血雨、尔虞我诈的,那俩人倒是岁月静好,一派从容。
如今对上曹操大败一场,袁绍在回忆的时候也没有只回忆战争,还回忆了一番更早一些的筹谋,比如说当初有人对自己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献策。
可现在想起来有什么用处呢,不说何太后母子早非人望所在,当年给他献策的沮授在被曹操俘虏后,因为不肯投降被曹操杀死了。
想到这个,袁绍心中更添了几份郁郁。
最早跟着他的那批人,沮授被曹操杀死了,许攸投靠曹操背叛了自己,田丰被自己杀死了,陆伯安早早就拒绝了自己……
诸多的回忆带来了夜里的辗转难眠,他也不是多么年轻的人,睡不好的疲态是遮掩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