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背后天子对自己的排斥与敌意,曹操还不至于看不出来。
曹操说身后事,本是想要将他们更深层次的进行绑定,也想在一定程度上帮着陆离分担对方的道德压力,却不曾想收获了这般的惊喜。
在这个时候说陪葬文陵的事情有多么敏感,曹操不相信陆离不清楚。
他清楚却还是依旧这般做了,一方面是表示愿意借着这件事情帮助曹操转移注意力。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之前说日后自与先帝分说,现在他是在通过这个,表态愿意帮助曹操把这件敏感且既有可能坏名声的事情揽过来。
先帝对我很好,给我将生前身后都想到了,只是不曾明言。
我不会要子嗣后人,也不在乎身后名声,这件事我帮你做了,死后葬于对方皇陵之侧,自去与他交代分说。
当言语中的倾尽所有具象化展现在自己面前,还是在这样一个时刻。
别说曹操本就是性情中人,便是铁石心肠,这个时候也该软化了。
不过曹操虽然相当慷慨的给陆离点满了阵营贡献度,却并不准备真的利用陆离来转移这个注意力,甚至干脆让他去处理。
臣子愿意为你付出那是臣子的忠心,你真的就这般眼睁睁看着对方为你牺牲,那就是你的不厚道了。
曹操能够看得出陆离毫无勉强的一往无前,可他曹孟德难道是遇事要躲到他人身后的无能之人吗?
曹操抬手止住了陆离的未尽之言,明明是他先起的话头,如今却说:“身后之事岂能轻断,伯安年岁尚小,余生还长,此事当徐徐思之,伯安若无他事,且回去吧。”
前面在刘协那里得了个“且退下吧”,如今又在曹操这里得到了一个“且回去吧”,陆离自然不会死赖着不走,他只是道:“离今日此言,发自肺腑,非只为一人。”
不是只为了我自己,也并非只为了明公你。
语罢,在司空府喝了许久水的陆离终于起身离开了。
曹操那边得到消息后并未立刻行动,陆离也不曾搞什么明公不急急死谋士,有一说一,在阵营贡献度满值的情况下,接下来曹操对陆离而言倒并非全无作用,但需要重视的程度真的降低了一部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曹操只是在为发作做准备,而非忘记了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