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制衡还没有达成一致,还有一方面就是摄于袁绍的存在了。
袁术之前想活,现在却恨不得能够速死,死在一切最狼狈的情况到来之前,可哪怕有着这样的想法,他却又做不出推进的作为。
我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这般纠结的心态,倒是助推了他的心之所向,当阎象听到对方想要蜜饮,还以为对方是故态萌发,却不想这就是他能够听到对方说的最后一句话了。
阎象:“明公”
寿春。
虽然占领了寿春,但是对于袁术的家眷,曹操倒是没有立刻赶尽杀绝。
尽管按照袁术做的事情,全杀了都没人能帮他们喊冤枉,但到底要考虑一下袁术旧部以及袁绍的想法不是。
袁术一行人去往青州被拦截,不得不原路返回的情报,曹操早已得知,不动作不过是得知了那边的具体情况后,起了直接耗死对方的一动不如一静想法而已。
事实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正确性,当阎象带着一群人与袁术的棺柩前来拜见曹操时,除了传国玉玺外,也一并带来了曹操占据寿春后不曾发现的人口、土地相关图册。
都不用看别的,只凭借这一点,哪怕不能立刻判断阎象是大才,却也足够让人意识到他是个聪明人了。
可惜这个聪明人并不准备另投他人,对方只是将传国玉玺奉上,求能够让袁术入土为安,从轻处置其家眷。
至于那块玉佩,也不曾被他拿去陆离面前换人情,而是直接在曹操面前拿了出来:“此为先帝昔日赠陆侍中之玉,暂寄我主之处,如今劳烦司空帮忙物归原主。”
当初都是参与过讨董联盟的人,对于那枚被陆离交换出去的玉佩,或多或少都有知晓。
阎象说的坦荡,似乎别无所求,实际上是带着些许挑拨意味在里面的。
毕竟旧人的东西送到新人的面前,任谁看恐怕都不会认为这份赠送有多么善意吧。
至于会不会被挑拨到,那就要看曹操自己如何想的了。
一旁的荀攸看着这一幕,眼帘微垂。
曹操收下玉佩:“不知先生将欲何往?”
阎象:“若司空愿饶性命,山野当多一闲人而已。”
至于若是不愿意饶恕,自然就一死而已。
若没有那些图册,阎象或许直接就是一死,但看在那份图册的份上,看着对方眼中对于一切的看淡,曹操道:“先生自便。”
阎象冲着曹操一拱手,后退几步,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