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偏偏不曾这么做。
是那个时候就已经不再信任联军了,还是他另有打算?
可如果是另有打算,他那个时候能够打算什么呢,总不能对方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日后投奔曹操,帮着曹操迎奉天子吧。
沮授不赞同,自也有赞同的。
不赞同有不赞同的道理,赞同自然也有赞同的原因。
这原因说起来还跟袁术有着不小的关系,对方在面对曹操一败再败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朝着袁绍低头,信中破天荒的对着袁绍就是一顿夸,总结为天命在你、玉玺给你,保我一命,中不?
别看袁绍之前还被说动了帮忙对付他,但是面对倒霉兄弟难得一见的低头,袁绍还是选择了点头。
毕竟这可是袁术的服软,况且对方还要带着传国玉玺来向自己低头呢。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无意中翻出了陆离的“陈年旧账”,袁绍绝对要好好说道说道这番“破天荒”的情况。
不说大摆筵席,至少也会分出心力来得意一二。
但现在,派一些人马去接应对方,就已经是袁绍全部的兄弟情了,反正他们之间本也没有多少这些东西。
赞同的道理之一,就是袁术那边即将带着传国玉玺而来,而好巧不巧的,他们正好就在这个时候发现了先帝仍存于世的嫡长子,这不是妥妥的天命在此。
虽然对方曾经被废除帝位,但废除的那个人是奸贼董卓,因为敌人的奸邪,被废除的莫名就自带一股正义感。
至于从未有过废帝再立的情况,这凡事都是从无到有的,过去没有,那就从他们这里首开先例又能如何。
他们这才叫做拨乱反正,众望所归,顺天应命。
况且如果不这样做,那何太后母子俩岂不是就这样砸在他们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