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咱们就等着袁术那边搞得天怒人怨、人心尽失,然后可轻易攻破。

陆离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人心之变,毫厘之间,我等早日出兵除逆,乃是顺天应民,为救世之人,可若是等待日久,此地自反,我等再去,便是不劳而获之匪。”

“况天下皆知司空爱民如子,迎奉天子以讨不臣,义兵如何能冷眼旁观百姓受难而不救。”

“放于利而行,多怨。”【1】

两人各有各的道理,倒也无所谓对错之分,前者以减轻己方牺牲为主,后者让自己这边站上道德制高点获取大义名声。

但在出兵问题上,两人意见还是很一致的,都是主张出兵,只不过主张出兵的时机不同而已。

能被曹操收纳进这个谋士小团体的,不仅人人都自有才能,在大方向上跟曹操的步调也都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主战派。

谁都看得出来曹操今日找他们来,商量的就是如何出兵的事情,自然不会跳出来说什么出兵不合适。

况且除去春耕时节这个点来看,这次不出兵简直就是眼睁睁看着错失良机。

如今袁绍那边的势力扩张已经接近四州之地,眼看着没办法再扩张了,毕竟再扩就要去跟胡人抢地盘了。

以后世的眼光看地盘,那自然是越大越好,没有一寸土地是不存在价值的。但是以现在的眼光看,胡人那边的地盘虽然不小,但也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吸引力,哪里比得上中原内地呢。

而当袁绍向北与向着东西无法扩张之时,挡在对方南边的曹操会面临什么,似乎不难想象。

尽管袁氏兄弟两个的不合持续了几十年了,但到底他们还是兄弟,此刻若是不翦除一方,到时被前后夹击可就不好了。

况且在北方强势扩张地盘的时候自己这边不动,那就是在放任敌人强大而无为。

陆离与郭嘉两个出现了分歧,程昱则有另一种看法:“先前刘玄德于冀州袁本初处,遇对方问攻袁术之事,既然袁大将军有意,何不以刘玄德为使,以冀州之兵为先锋。”

陆离不由看了程昱一眼,这计策明晃晃的是程昱舞剑,意在刘备啊。

烛之武退秦师谁不曾听闻呢,如今对方这是要让刘备去劝说袁本初当秦伯,帮着晋侯(曹操)攻打郑伯(袁术)。

能成了对曹操自然是好事,成不了袁绍一怒之下将刘备给杀了,那就更是好事了。

刘玄德,又是名士又是宗室,buff叠的不要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