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长道:“此番乱事皆源于我对下管教不严,如今夜深不愿惊扰司空休息,待明日定亲去请罪。”

千夫长也没有说什么请不请罪的事情,只说是:“将军不必自扰,司空如何会不知将军之心,派我前来只是担忧将军这里可能还有别的困扰,如今将军既无恙,在下便告辞了。”

送走了曹操的人,张绣让人处理了尸体,他看向贾诩:“今日之事,以先生之见,究竟是何人所为?”

真要归纳嫌疑人,张济的仇人,张绣的仇人,曹操的仇人,两只手再加上两只手都数不完。

但是能够有本事收买又或是策反他们张氏心腹的存在,却是屈指可数。

可那些人有能力归有能力,张绣还是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收买的对方。

这人都不是什么寒门出身,完完全全的农户之人,全靠他叔父赏识才有今日,这样的知遇之恩,比之先帝对陆伯安都不差分毫了。

毕竟先帝对陆伯安还能说句阶级之内的登高,他叔父与他对那人却完全是让对方实现了阶级跨越。

这放在这个时代,那是需要写到族谱上牢记的恩情。

可如这般的恩情,竟然也是能够被轻易收买的吗?!

贾诩看着对方在那里钻牛角尖,也是无奈,比起张绣的难以接受,贾诩却觉得这事其实挺正常的。

哪里有什么多坚定的绝不背叛,便是先帝与陆伯安,你看如今的陛下又得到了几分惠及。

恩情这种东西,施恩者说了不算,受恩者说了才算。

很多人被背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作为施恩者理所应当的以为自己是说了算的那个。

不过对于对方为什么背叛,贾诩倒是有所猜测:“将军可是忘了,当初便是他射杀了董承副将,还在天子派人前来调和时,杀了一位天使。”

虽然这事是当初张济指使的,但动手的确实是那位步兵校尉,如今张济已死,他们又投降于朝廷,若是有人拿着此事来对他说什么……

贾诩这么一说,张绣也想起来了,当初在一众期盼投降的人之中,对方是持有反对意见的那个,只不过少数难敌众意。

或许他也没有想过要伤害张绣,只是希望这场投降能够失败,所以才被别人蛊惑了。

不,他用这样的方法来阻止投降,如何称不上背叛!

张绣不再去想对方为何背叛,左右人都已经死了,现在他想的是:“这到底是他一人所想,冲动之下如此行事,还是受人挑拨,又会是受谁的挑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