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令目送人远去,“赵氏开这小子属貔貅的,想从他嘴里掏东西不容易,还是我跟着去一趟,早点把东西领回来。”

鲁澹月本想劝两句,可转念一想这事不看到效果,自己怕是寝食难安,最终不仅没劝,她还跟着老县令一块去了赵氏开那。

本来心里想了无数话术,没想到赵氏开这家伙听到是用于高架,亲自开了库房的门,将息壤调给他们,连手续都没要,说后面补就是。

路上,老县令先开口,“他肯定知道大人为高架发愁的事了。”

鲁澹月点头附和,“他肯定知道了。”

瞿平青:“嗯。”

另外两人齐齐扭头看向他,“你怎么还在这?!”

瞿平青回望,面露疑惑。

“咳,”老县令收起脸上的表情,“军中食物繁忙,我以为将军早已回兵营。”

瞿平青指出:“固息壤需要生气,这就需要我军中将士出手。”

嗨,还真是这样。

老县令顺势拱手,“那就麻烦将军了。”

建造高架遇到的难题,似乎都随着息壤到来全部散去,之前鲁澹月还想过桥墩底座问题,需要浇筑多少水泥,才能防止底座开裂,还有地基问题,怕普通山石承受不住重压,以及桥墩与桥墩直接的连接问题,她工部是建过桥,可没建过长约四十里的桥梁,十分担心以往的连接手段会失效等。

而这些全能由息壤解决。

息壤自身相融,看不出连接痕迹,尤其是它硬度远超水泥,更不用担心底座开裂问题,加上息壤干燥前,柔软如泥可以随意揉搓,就连水泥浇筑这很难的一步,都变得轻松无比,只要将息壤倒入模具中,它自己就会长成模具的样子,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天呐,世上还有比这更省心的建材吗!

老县令脸上带上红晕,鲁澹月双眼也比平日更加明亮,看着不断自己长出来的高架,他们像是已经看到上面车来车往的未来,以及黎大人夸奖的话。

……

黎默言没想到建高架建高架,最后是这么个建成法,高架居然是自己长出来的!

乍看这下非常惊人,一想到这里是有超凡的世界,高架自家长出来也正常……不了一点,长的过程中,她还去现场看了。

之前建宝塔时,他们就发现息壤生长虽然无序,可如果用生气引导息壤生长的方向,从而控制它的形状,在她来看之前,老县令已经实验出高架适合的高度,以及桥墩间的距离,这次的使用年限能有千年之久,对比水泥的十三年,翻了七十倍多,幅度非常大,该说息壤不愧是传说中的神物。

最重要的是如果高架出现破损,直接防一团新的息壤进去,就能将这损伤自己长好,修复起来非常迅捷,等使用年限到了,用息壤更换起来也方便。

总而言之,这次的高架建造算是大获成功。

这件事里要说谁看得最欢,那自然是星光县的百姓啦,眼见着头顶上有座桥梁自己长了出来,一日一个变化,到最后的时候越长越快,几乎是眨个眼的工夫,桥梁就能长出三米,这种感觉很新奇,就像是眼看着一个小孩在眼皮子底下长大,莫名觉得亲切跟自豪。

哪怕不知道这桥有什么用,怎么会建在陆地上,但不妨碍他们跟着其他人夸这桥梁巨大宏伟,而炫耀的对象,自然都是外乡人,其中以柳城人最多。

柳城人这叫一个酸啊,他们自然也觉得这个东西好,可这种心情是万万不能被星光县人看出来的,于是面对炫耀时笑容都是淡淡的,‘是吗’,‘我觉得也就这样吧’,‘好像没有什么用’,就成了他们常说的话。

偏偏星光县人反驳着也没底气,因为他们真不知道有啥用啊,可输人不输阵,“什么叫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