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县内的公交行驶路线,还是之前作为星光镇甚至是星光村时使用的,尤其是之前有大量的蜥车前往采石场,而采石场早就闲置,已经远远不适合现在的星光县。
黎默言点开地图查看星光县的走势。
之前由于柳城民众大量涌入,为了养活他们,大量开辟新农田,来出产粮食,这样做倒是解决最紧急的食物问题,却引来其他的衍生问题,比如新农田的灌溉问题,虽然小麦喜干,但生长期间必须浇一次透水。
按照之前摸索出来的种植经验,最好在种植小麦的前一天防水,将农田灌透,等到次日水稍稍干去,再种下小麦,就能长得最好,生出最多的麦子,最好的一亩能长六百多斤。
这比现代的麦子都差不了多少了,现代的也就长一千多斤,还得种上半年。
要不是有这样四天就能成熟的麦子,她都不敢放柳城的人过来。
除去水渠这个问题,农田太过集中面积太大也是个大问题,这就导致人前往自己的农田无端要绕很多路。
按照黎默言所想,最好的就是农田就在住所旁边,这样醒来之后走两步,就能前往农田,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通勤上,之后县民就能在自家开火,不用再去食堂吃饭。
只是这个想法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此刻星光县占地面积大,又有那么多人口,她想要做什么,是真能一日创造奇迹的。
仗打胜了,柳城不再面临破城风险,一些人就能调回去,从事采石制作水泥等等活,星光县不需要那么多人种地,之前那个四天种出来的小麦,县中的仓库都已堆不下,幸好没再下雨,可以暂时露天堆着。
按照之前的经验,其实有两万人种地,就足够满足星光镇外加柳城所有人的主食需求,外加各种瓜果蔬菜。
提到这个各种家禽家畜的数量是不够吃了,得尽快都饲养些,鸡鸭和猪这三种家禽家畜是重点,吃得多长得多,她记得以前听别人说过,这三哥俩吃下一斤的粮食就能长一斤的肉,而牛羊转化率低,要两斤饲料才能长一斤肉,所以牛羊肉的价格,要远远高于猪肉。
既然要开建新的养猪场,她打算把这些臭气熏天的地方,搬到星光县的边缘,这样猪粪臭气不会影响到其他县民。
之前黎默言的堂弟学得畜牧医学,就是在养猪场实习,也是他告诉自己,猪这个东西养个几头还好,只要数量一多,就很容易得猪瘟,只要出现这个病,那基本所有的猪都得死。
所以他们这些员工被要求待在厂里,如果要出去,那么回来就得洗澡,去猪场里面巡逻也是,进去得洗澡,出来也得洗澡,他们吃中午饭,都是外面的同事帮忙送进来,而且到他们手上时,还得进行一边高温杀菌。
就算是这样防备,还每隔几年就来一场猪瘟,为此养猪场都是分成好几多个饲养棚,一个棚就养一万头猪,即使这个棚的猪得病死了,好歹不会影响其他棚子的猪。
作为种田爱好者,她对这些知识很感兴趣,多问了几句,知道不少养猪知识,准备用在新的养猪场,感谢堂弟每日在猪粪熏天中走出的两万步,没有他,现在的她就不会有大量的养猪知识。
如果养猪场需要搬过去,那么猪粪处理班也得搬过去,省得猪粪拉来拉去,直接就在隔壁处理干净,包括杀猪匠以及处理猪皮的工匠统统都得搬过去。
星光县这么多人当中有个皮匠,要猪皮用来做皮箱、皮鞋等等物品。
如此算起来在这边缘地带生活的人会有不少,黎默言准备在那里建造一个住宅小区,给从事养猪和猪粪处理的县民居住,各种生活所需的店铺也开起来,好让他们自给自足。
毕竟现在星光县从南到北足足有五十公里,开车都需要一个小时,如果每次采购生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