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的四角,这样就做出一个大兜网,之后宋大口就用瓢舀起豆子,倒在纱布上,随着重力,黄豆酿制出的酱油滴入底下的木桶中。
黎默言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精妙的组合,由于是绳子绑着的,纱布晃荡起来,酱油受力能更好地流下,随着宋大口一瓢又一瓢,底下的木桶很快积满酱油。
很快就有大娘过来,将装满的水缸搬走,换了一个新水缸,继续装酱油。
这时一个学徒问,“宋师父,这些黄豆能做出多少酱油?”
宋大口想了想,“原本一斤豆能做两斤酱油,可咱镇子的豆好,我瞧着能做出三斤呢。”
那八十斤黄豆能做出两百四十斤酱油,肯定够镇子的人吃,更何况盐那边经过一个晚上,也精制出来不少。
黎默言想制作酱油,本来是担心盐精制不够快,想要弄个备选方案,结果现在发现盐有了,酱油也有了,结果是双喜临门,倒也非常不错,而且今日不用吃白饭,心里也是高兴的。
宋大口她们更是欢天喜地将酱油迎紧厨房里,随后里面爆发出更大的欢呼声。
黎默言听着不自觉露出笑,随即想到一点,“酱油不用晒吗?”
宋大口答:“可以不晒,只是味道没有那么醇香,没想到大人学识如此渊博,竟连这点都知道。”
黎默言心想这多亏那个晒足一百八十天的洗脑广告,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又问,“需要晒一百八十天那么久?”
虽然她一直觉得不可能,晒那么长时间,这成本也太大了吧。
宋大口惊了,“要那么久?”
黎默言看对方这个模样,就知道自己被驴了,“我就是随便说说。”
“我就说嘛,”宋大口放下心来,“哪要那么久,日头热的时候十日,冷的时候二十日就成。”
居然这么短吗,那真是没想到。
……
郑十娘见酱油做成,就从食堂院子里出来,坐到前头的大堂,等着开饭后再去杂货铺子。
外面的天一点点亮起,鸟鸣阵阵,郑十娘透过窗户朝外看去,就瞧见一群雀儿追逐飞过,她是最初来到镇子的一批人,当时附近都是密林,到处都是鸟雀,吵得人睡不着觉。
后头黎大人将附近的密林砍了,改成屋子,这些雀儿见得就少了,早上听不见它们叽叽喳喳叫唤,心里还怪空的,前几天黎大人得来一批花苗,栽在石砖路两旁,经过之前那场大雨,都长得好着呢,她一路走来,其中不少都长了花苞,雀儿就又重新多起来。
不一会就有人语传来,男女老少都有,镇子上的人醒来了,这时厨房里头里飘出浓郁的香气。
郑十娘忍不住抬起头,随后听到外头的声音越来越响,跟打仗似的,一串急促的脚步冲来,人乌压压涌进大堂。
“啊,好香!”
“我就说是食堂传出来的,你们偏不信,看看,都看看。”
“还真是食堂啊,咋以前没嗅到过?”
“做得啥啊,咋这么香?”
众人七嘴八舌的时候,宋大口正好从食堂的厨房中走出,她手里还端着面,浅麦色的面条上,铺着一层又又多的肉,众人瞧见这肉骤然安静,眼珠子都不会转动了,只见那肉是漂亮的酱红,在面地映衬下,叫人格外有食欲。
而这些诱人的肉,切成大小指甲大小的肉丁,晶亮晶亮裹着浓郁的酱汁,一层又盖着一层,由于数量太多,最顶上那层肉伴随着酱汁滑下,落入面汤之中,酱汁顺着清汤层层荡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