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静女虽然不能时时陪着齐颜,但每隔两个时辰都要听一听内侍的汇报,听到齐颜在花园中教一位“宫婢”吹箫,南宫静女亦露出会心的笑容。

就这样……千秋节来了。

南宫静女和齐颜双双穿上喜庆的华服,携手步入朝堂,接受群臣的叩拜和祝福又一同去了太庙,焚奏表,献三牲,告谢天地祖宗。

宴席摆在了刚刚修葺好的承朝宫内,京中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可参加,南宫静女与齐颜双双坐在高位上,齐颜虽然仍旧有些苍白,但却掩盖不住她的精致俊美,而女帝陛下也褪去了青涩,举手投足皆是成熟的风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样一双璧人仅是坐在一处,便足以引出所有人心中那份关于美的好感,自然溢美之词不断,南宫静女听着朝臣们毫不吝啬的祝福,心中不禁涌出了一股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默默地牵过了齐颜的手,得到有力的回握,南宫静女的脸上笑意更深了。

大喜的日子宴会上也少了诸多禁忌,朝臣们也得以直视“天威”见一向淡然静默的女帝陛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更多的是恍然大悟的释然。

自古就有一句老话:最是无情帝王家,出生在帝王家的人,虽然能享受到无尽尊荣,却很难有人能拥有幸福。

公主们大多难逃联姻的结局,皇子们自出生起就肩负着必须抵死厮杀的“使命”,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寻常百姓家的温情和幸福,似乎永远也不会出现在皇室,可是朝臣们却从女帝陛下的脸上,或多或少读到了那奢侈的幸福。

朝臣们也终于明白:为何女帝陛下宁愿冒着朝政瘫痪的风险,也不肯改嫁他人的缘由。

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对渭国都是绝对忠诚的,看到女帝陛下如此,对齐颜这个异族人的偏见也淡化了不少。

又见皇夫殿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为女帝斟酒布菜,神情自然,眉眼带着笑意,颇有举案齐眉的和睦之感,不少人心中有多出了一份羡慕之情。

一场宫宴,宾客皆欢,不论朝政,纵情诗酒,直到内廷宫禁的梆子响过方散了。

第二日,南宫静女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惠民旨意,沐千秋节之大喜,天下大赦,非不赦之罪皆可归家。

另外,淮南,晋州两地还减免了一年的赋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女帝陛下在为皇夫收拢民心,原本齐颜就在这两地享有颇高的声望,如今又单独免了这两地的赋税,分明是对这两地百姓爱戴齐颜的褒奖。

还有就是南宫静女单独贴了一份皇榜,寻找钱通回京,继续担任齐颜的贴身护卫,并邀请四方钱庄的两位东家一同进京,商谈皇商事宜。

若是四方钱庄能变成皇家产业,有了“皇商”这一名头,四方钱庄不仅能拿到“盐铁”的民间代理权,所有的赋税都不再经由官府,而是直接充缴到帝王私库。在各地行商时也会享受诸多便利,最主要的是四方钱庄的所有人都能摆脱现有的阶级。

士农工商,商贾为最末流,为商者,其子孙不可入仕,但若成为皇商就能从“商”层直接晋升为

“士”,可以摆脱所有朝廷对商人阶层的限制。

朝野上下无人反对,毕竟四方钱庄曾支援过国库,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皇商的礼遇是他们应得的。

但更多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四方钱庄乃皇夫的私产,女帝陛下的一道圣旨让皇夫殿下某些见不得光的产业,也都合理合法了。

女帝陛下对皇夫殿下的宠爱可见一斑。

可南宫静女不知道的是,她与齐颜如此恩爱也为民间树立了风向标。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讨小纳妾之风骤减,若非子嗣所需,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守着自己的发妻,不再扩充后宅,也算是无形之中提高了女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