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粮食产地没有收到波及,可以拿着银子就近买粮,至于必要的材料也可以就近征用,待善款筹到再补上,工匠们的工钱可以用徭役或之后的人头税上抵消,虽然这么做有些不地道,但眼下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南宫静女眉头舒展,压在心上的大石总算松了一些,她问道:“这五十万两和五万担粮食,最长能坚持多久?”

户部尚书:“启奏陛下,算上路上的时间,大概能坚持两三个月,之后……”

南宫静女:“知道了,朕会尽快把剩下的银子拨过去,另外……”

南宫静女:“陈传嗣。”

陈传嗣:“奴才在。”

南宫静女:“拟制,此次的赈灾款有刑部,御史台,户部,派出官员随性,行事监督之责。准备两把尚方宝剑一起带上,若发现中饱私囊者,三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陈传嗣:“遵旨。”

邢经赋:“陛下,臣还有一个提议。”

南宫静女:“讲。”

邢经赋:“陛下应在圣旨上再加一条,若灾区有奸商趁机哄抬米,面、石料、木材的价格,也该严惩。”

南宫静女点了点头:“此言有理,这条也加上去吧。”

陈传嗣:“是。”

……

两天后,关于向全国商贾认捐赈灾款的皇榜由数十位传令官背着,日夜兼程地发往各地。

次日一早,五十万两白银和五万担粮食的赈灾款,也装车出发。

解决了这件大事,南宫静女满怀欣喜来到了承朝宫,可却被宫婢告知:“大宫早起出宫去了,说是要出去散散心。”

南宫静女一想也好,她从来没想过用后宫的规矩来约束齐颜,对方来自民间,总是困在这后宫里也挺无趣的。

南宫静女:“吩咐下去,今后大宫想要出宫任何人不得阻拦。”

陈传嗣:“是。”

南宫静女回到甘泉宫,命人请琼华长公主入宫。

多半个时辰后,南宫素女来了,姐妹寒暄一番,没等南宫静女开口,南宫素女便说道:“陛下,大将军王离开幽州已救,眼下朝局安稳,也该让他回去了。”

南宫静女:“我正要和大姐说这件事儿呢,不过走之前还有另外一件事想请大姐帮忙。”

南宫素女:“陛下尽管吩咐便是。”

南宫静女:“玉萧也七岁了,我想着既然女子都能登基为帝,公主也能上得御书房,我准备寻一位大儒给玉萧做师傅,但……大姐也知道玉萧的性子,是半刻都不得闲的。所以我想请大姐在世家子弟中,为玉萧物色几位适龄的陪读。”

南宫素女的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听南宫静女说完思索片刻,回道:“镇国公的孙儿,左仆射陆伯言的长子和次子与玉萧同龄,再有就是……我记得宗正寺府家的大公子公羊柏的长子也有七岁了,我与公羊柏的夫人曾是闺中密友,那孩子我还见过一面,儒雅稳重。还有公羊柏的弟弟……公羊太尉家里是不是也有个小儿子?今年多大了?”

南宫静女仔细回忆了一下,记得齐颜当初还送过这个孩子礼物……回道:“好像也有五六岁了吧?”

南宫素女:“虽然小了一些,但男孩子这个年纪开蒙正合适呢。”

南宫静女:“嗯,那就他们吧,明儿我再问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