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大人请讲。”

户部尚书:“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依老臣之间,迎元后回京固然重要,但也不必急于一时,理应先清出先皇遗诏,确定新君人选。请新君主持相关事宜,或做好朝政的安排再行遵遗诏方是万全。”

另一位大臣站出来附和道:“臣附议,祖陵路途遥远,这一来一回少说也要月余,皇子们都出京了,这段时间的国政由何人处置?再者,先皇的庙号,谥号、还有不少大事要由新皇来主持。”

户部尚书:“何大人所言甚是,况且讣告已传喻四海,百姓们都已经知晓国丧之事,可新君人选却迟迟不出,恐怕会令四海猜忌,社稷不稳啊。”

南宫达跪在地上,默默地往火盆里填纸钱,那些大人的话都落入到他的耳中。

南宫达并不傻,甚至可以说很谨慎,在兵部侍郎人选上,陆家兄弟跳出来相争尚且情有可原,邢经赋的反常引起了他的警惕。

回到府中与幕僚一商议,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不过他选择了佯装不知,将计就计。而且南宫达自认为以他如今的威望和能力,皇位一定是自己的,并且……他手中还握有一张底牌,也是他任由事态发展的底气。

早在他接管朝政以后,就秘密向御林军内安插心腹,逐渐接管了五千御林军的统治权。

包括甘泉宫锁宫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但甘泉宫内就有冰窖,再加上四九处理得当,南宫达并不知道南宫让早就死了,否则也不会隐忍到今日。

眼前的这一出是南宫达亲自策划的,他就不信失去父皇这个靠山,凭一个小小的内侍总管还能翻出什么花样!

无论如何,自己今日必须要登上皇位,哪怕父皇的遗诏人选不是自己,也要变成自己,五千御林军控制住这些人,易如反掌!

他倒要看看父皇的遗诏会写谁的名字,是南宫保呢?还是南宫离?

眼下只剩下三位皇子拥有继承权,只要那两人都死了,有没有遗诏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222章

世态炎凉人心冷

四九气得直喘,将圣旨高高举起,厉声喝道:“先皇尸骨未寒,你们这帮朝廷的肱股之臣就敢公然抗旨了?”

人群安静了片刻,户部尚书似乎铁了心要对抗到底,高呼道:“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非常之时当用非常手段。我相信陛下会体谅我们这帮老臣的忠心之举的,再说我们也并非抗旨不尊,只不过是换个顺序罢了!”

四九:“你……”

户部尚书:“依照本朝例律宦官不得干政,本官念你侍奉陛下多年,这次就不追究了。速速带我们去请出先皇遗诏,确定新皇人选!”

四九气得浑身发抖,他服侍了南宫让近五十年,还没有人敢和自己这样说话,他看着场中的人,见不少大臣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四九的心底升起一股悲哀。

原来,这些年自己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这些人有多少平日里见了自己“公公长,公公短”的寒暄,先皇前脚刚走,自己就镇不住场了。

四九并不是怕丢脸,只是觉得辜负了自家主子临终的重托,他一把推开了陈传嗣,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了台阶之上,正中央的位置,张开双臂:“你们这是在逼宫!先皇遗旨是何等分量,你们居然也敢置若罔闻!你们这群满口忠君的伪君子!竟敢在先皇的灵柩前公然抗旨,我告诉你们!遗诏放在只有杂家一个人知道的地方,逼死了杂家……你们谁也别想找到它!”四九的声音颤抖,夹杂着几分非男非女的尖锐,很是渗人。

南宫达一党的人被四九的行为震慑住了,面面相觑,进退两难,站在最前面的户部尚书更是首当其冲。

四九的双臂无力地垂下,陈传嗣再次上前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