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这对他?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众人各不相同?的心情中,商队和魏国?使团终于来到了王庭。

这次使团下榻王庭,受到的待遇绝对比送亲使团还要高。因为这里有佑安这个自家人,驿馆帐篷的里里外外都是吴蕴陪着羌戎打点的,吃的用的既有草原特色又?适合汉家习惯,伺候的人也都安排了会汉语的,态度亲切客气仿佛真正在接待亲家。

魏国?官员来之前听说过草原落后又?无礼,来了以后却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被人当上客对待的感?觉真是比在家还舒爽。

而?此时的翁弭,则完全?将这帮人当成了空气,使团到达三天,他?压根不提接见使团这回事,只?要有人提起一个话头,他?就立刻岔开;若是有人没?有眼?色,他?便当面?斥责回去:“区区魏国?使臣,不年不节主动上门,有重礼接待的必要吗?”

佑安见状,也不着急,她传信给乌骞,让他?去打听看看,来的人都是什么职位,最好?能打听到这些官员背后的师生关系、姻亲关系。

佑安很少和乌骞说魏国?皇室的情况,皇帝有几个儿子,儿子们什么出?身,有没?有太子,这些事情他?都是从自己渠道?打听得知?的,佑安从不提起,她只?说过自己有个弟弟,但姐弟两个

殪崋

从小不受宠。

乌骞猜测佑安对他?们异族还是心中有所保留,他?也理?解,所以只?自己查探从不去她口中挖消息,如今使臣到了眼?前,佑安让他?打听这些,也能看出?,她虽然高兴娘家来人,却并?不完全?放心。

正好?,他?也想知?道?魏国?内部情况,于是,趁着翁弭不曾接见使臣,他?直接上门邀请魏国?官员外出?骑马游玩了。

使团来了三个官员多个行伍出?身的随从。三个官员中,两个年轻人没?什么话语权,很少表达态度,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据介绍是魏国?礼部侍郎,镇国?公后人,名叫范常检。

范常检一路过来都是坐马车,商队的人说他?吃穿用度十分考究,即便是出?行在外都很挑剔。

乌骞便没?有让这位范大人挑战骑马,而?是为他?专门准备了一场篝火大会,请他?喝酒、听草原音乐、赏舞。

范常检一身长袍,畜着美髯,看着是个特别温文尔雅的文化人。乌骞用流利的汉语和他?交流,他?惊讶了一下便不再露出?过多表情,侍者送来的烤肉、美酒,都是根据商队提供的信息迎合他?的口味,但他?不置可否地用了一些便放置一边,并?没?有表露出?特别的喜好?。

乌骞有些看不明白他?的态度,好?像很从容淡然,但又?好?像有些不好?接近。

佑安写去魏国?的信件,难道?没?有说她支持的人是右粟王吗?还是魏国?另有心思?

篝火大会快接近尾声,乌骞发现对方态度不冷不热打听不出?太多的消息后,失去继续应酬的兴趣,自顾自喝酒吃肉,彻底放松下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这自在随意的态度一摆出?来,一抬眼?就在范常检眼?中看到了鄙夷之色。

这一眼?,他?就什么都明白了,合着他?把人家当佑安娘家人款待,人家根本看不上你这穷亲戚。

乌骞一想,乐了,更不管这臭老头什么想法了,呼喝一声,喊了羌戎几个兄弟们进来,让他?们随意享受着篝火大会的余乐。

呼啦啦进来的草原大汉吓了这帮魏人一跳,看着一群大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范常检直接抬起袖子遮住了眼?睛,生动表演了一张“没?眼?看”的表情包。

口中还念叨着:“蛮夷蛮夷,果然是蛮夷。”

乌骞看他?那?矫情样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