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尝试强硬手段无果后,伊苏帕莱索采用了一个迂回的办法他借着要推进配偶匹配制度,开始给臣民上禁制环。
不能控制遥远星球的权贵家族,就尽量控制当地的民众,通过统一的系统,将底层人纳入保护下。
实在是疯狂,畅想又刚愎的手段。
但就是这样不切实际的方法,居然让他成功了大半。可以说,伊苏帕莱索一生的各种极端政策,包括“监护人制度”,“社会抚养制度”,“孤儿保护政策”,“暴力alpha惩罚法”等等,都是围绕着禁制环所收集的信息来开展的。
禁制环,就是伊苏帕莱索整整一个世纪执政的核心。
而且效果显著。
至少有很长一段时间,贵族阶级们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在禁制环的监控下为所欲为,开始气急败坏起来。
他们没办法侵占omega,更没办法偷税瞒报。当地财政的每一分钱,都要上交中央。他们恨老皇帝恨得咬牙切齿,私下称呼他,“帝国的吸血鬼”。
但他们也知道,老皇帝需要他们。毕竟隔壁联邦虎视眈眈,说不定哪就过来侵略,如果他们真的摆烂,打开大气层来当带路党,老皇帝也会输得一塌糊涂。
就在这样微妙的平衡中,伊苏帕莱索奇迹般撑起了帝国一个世纪的繁荣……直到停滞阶段的到来。
所谓的“停滞”,不仅指帝国的物盛当衰,还有禁制环系统的衰弱。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随着时间进展,各个星球的贵族们发现,只要瞒报新生人口,或者给当地人上假的禁制环,就能逐渐稀释老皇帝的实际控制。
而且科技在发展,20年前上的禁制环,在当时或许算高科技,没有办法摘除。但到了20年之后呢?或许就简单得不值一提了。
中央政府曾经下过命令,要求居民每十年更换一次禁制环。但数量如此大的更换,势必要交到当地手里,这又有了许多作假替换的空间。
到了伊苏帕莱索执政的后27年,禁制环的式微,也同时意味着老皇帝对远星掌控力的衰弱。
桥头星,便是这场衰落的具象化结果之一。
施洛兰遥想当年,感叹道:“我年轻那时候,帝国的版图那叫一个完美形状上的完美。如果拿根笔,从上往下给26颗星球描边,最后出来的图,正好就是一把宝剑的形状。首都星在宝剑的剑柄处。而桥头星,就在宝剑的尖端,方向直指联邦的腹地,特别凶!”
白翎前世在边境浸淫多年,当然听过桥头星的故事。他勾了下唇:
“您也信那些啊。”
施洛兰架起手臂,一说起当年就来劲了:
“当然信。‘一柄剑尖,如荆刺般刺破了这个星系’,这可是当年国宝级诗人的句子。或许也是冥冥之中,夺得这颗星球之后,帝国就繁荣辉煌,顺风顺水,以至于联邦高层一度迷信封建,找了各种算命的来分析,‘帝国这地图形状是不是克他们’。
“之后为了化解,联邦人甚至出钱修筑了一道人工防线,装成恒星发电站的样子,摆满巨大的镜子,被联邦人称呼为[魔鬼的照妖镜]。镜子可以反射,他们就想把帝国的凶戾气反弹回去,别影响他们联邦的国运。”
联邦的高层有一些岛国遗民。这群人的传统技能就是赌国运,自然很在意风水这些。
可惜用镜子反弹的做法似乎没什么用,这都归咎于桥头星当年镇守的一个小兵那家伙是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
小兵总是徘徊在前哨,拽着每个人,跟他们说,自己就是看不惯。
别人说,你看不惯,那就过去给它砸了。
五年后,他果真带着人一路杀进联邦,把镜子全砸了,还在上面留字“施洛兰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