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颗球终于在哈里什经过完整的沉淀之后,将手里的球恶狠狠地打出!

这是一记……非常典型的带着强烈旋转的攻向苏问半场一区外角10公分以内位置的强烈上旋球!

如果有人能够关注现场鹰眼系统所模拟出的实时数据,就可以看到,现场鹰眼系统给出的计算结果这一记强烈上旋球的力量几乎达到了3000rpm!

并且这一颗上旋发球并不只是具备强烈的旋转,哈里什在发出上旋球的同时也更多的施加了向前的力量,让这颗发球在具备强烈旋转的同时还具备了远超许多上旋球的速度!

当然,对于在硬地上接惯了暴力平击发球的苏问来说,这颗球的速度绝不是什么问题小家伙在看清来球轨迹的第一时间就迅速地向右前方45度方向斜插滑步上前。

在对面半场哈里什发球并迅速归位的同时,苏问也已经完成了分腿垫步、斜插滑步并到位的一系列动作。

只是小家伙同样清楚地知道,哈里什的这一个发球对于他来说,问题根本就不在于其中的速度,而是更在于这一球所带着的非常强劲的上旋力量!

许多人都知道,上旋球会让接发球的人感觉到’更沉、更顶手’,而这种沉重和’顶手’的感觉实际上是源自于所谓的’马格努斯效应’这是一个在球类运动中普遍被使用到的原理,其重点就在于’旋转与流体的相互作用’,用更简单的说法就是上旋球在飞行的过程中,球表面的旋转会使气流产生压力差,球底部的气流会因为被拖拽而产生高压区。

瑀熹佂黎3

在马格努斯效应的影响下,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上旋球飞行过程中的轨迹更加’陡峭’,以及落地后的反弹前冲更凶狠。

这种更加强大的前冲力量就需要接发球选手在接发球的时候耗费额外的力量去将它们抵消也是这种前冲的力量会让选手在接发球的时候感觉像是被’顶’到了球拍一样。

与此同时,由于强烈上旋球的特性,接发球的选手需要在接发球的时候使用更大的拍头速度或者调整拍面角度来抵消掉旋转,避免在接发球的时候控制不当直接把球给打飞到了场外形成界外球直接失分,所以选手在接发球时既需要面对来自上旋球这种力量又需要避免接发球的时候自己控制失误。

接一般的上旋球尚且如此,在面对哈里什这个3000rpm的强烈上旋球时,对于苏问来说原本就会是一个更加严峻的挑战。

苏问在观察哈里什发球时候的瞬间状态就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哈里什对于这一个发球所施加的力量和强烈旋转,小家伙知道,如果他放任这一球不管,那么这一球在触地之后,没能在球上升期前抢点完成接发球的话,他就一定会被这一球压到底线后两米左右的位置上,从而在这一球的对抗之中完全失掉自己的主动性。

虽然苏问同时也知道,对于他来说,确实是后退到底线后两米左右的位置和哈里什进行这一球的对抗才比较节省体能,但是小家伙仍旧还是选择了前压、进攻!

在看到这一球即将触地之前,苏问的脑海之中同时闪过了多种面对这一球的不同应对方案同样用上旋球反击、用平击球冒险强攻……又或者用切削球将这一球重新压回哈里什半场的底线深处?

用上旋击球可以用自身的击球刷球旋转来抵消哈里什这一球的旋转,但是实际上这种反击还是有着不小的风险的,击球位置过低或过高都会带来不同的击球结果。

击球点过低可能会在接发球的时候被裹挟着强劲旋转力量的上旋球将他的球拍’顶起’,控制不当之后直接就会被哈里什的这一记上旋球顶得他回击失败直接把回球’打飞’。

击球点过高则有可能在拍头速度不足和控制不当的情况下导致直接下网。

平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