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比赛中,同样也呈现出了一些常人没有关注到的技术细节问题。
例如为什么说哈里什是一个红土型选手而对硬地的适应性较慢?
首先哈里什他具备一个典型东南亚选手的特点下肢灵活性突出,在红土场地滑步衔接流畅自如,但是这个红土场的优势更换到硬地场,实际上是会让哈里什非常难受的。
因为硬地丙烯酸场地太过平滑,在硬地上进行滑步缺少阻力摩擦,所以在硬地上红土选手如果太过依赖滑步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在硬地场上导致自己大腿肌肉拉伤甚至撕裂。
这不是危言耸听,几乎每个赛季都会有这样的倒霉选手,在比赛的过程中因为滑步刹不住车撕扯到大腿的肌肉,幸运一点的就是简单的拉伤,倒霉一点的就是当场撕裂。
而哈里什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他的滑步以及滑步和足球步伐的组合,可是在滑步受限的硬地场地中,哈里什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步伐进行了调整,同时在硬地场上使用滑步也需要比他在红土场上使用滑步耗费更多的控制和谨慎。
在前一天张少衍为苏问找回来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哈里什在硬地场地中的滑步使用频率大幅度下降,这实际上也代表着哈里什在硬地场上的快速移动能也在受限。
其次就是硬地场地和红土场地对强烈上旋球的不同干扰和影响,在红土场地中,哈里什的强烈上旋球的威力是比硬地场地更大的,这也是因为红土场地材质的摩擦力、反弹特性和上旋球的物理特性所形成的协同关系更强。
总之,虽然哈里什看起来已经找到了他和苏问之间的最大的优势和弱势差距,但是从苏问的视角来看,哈里什在今天的这一场比赛中,也已经失去了哈里什最大的进攻优势就是他的滑步以及强烈上旋球的威力。
当然,哈里什的问题其实并不只是这些。
比如他虽然擅长底线对抗,但是他和很多擅长底线对抗的选手一样,都不太擅长网前进攻和防守。
另外哈里什因为正手上旋过于强大,所以实际上也是牺牲了他的反手能力的,并且同样也是因为正手上旋过于强大,所以哈里什的进攻手段和战术组合其实相对相对……
***
在刚刚的几个哈里什的发球中,哈里什和苏问都在互相试探着对手的能力,苏问已经看出了哈里什对于自己的试探。
但是苏问不知道哈里什看懂了他对于哈里什的试探了没有就在刚刚第一局的这几球中,苏问已经把他预想中的哈里什的技术弱点全部都试探了一遍……
这会儿哈里什的发球局已经来到了局点,此前的4个发球中,哈里什成功拿下了3分,苏问拿下了1分。
只要他拿下当前的这个局点,苏问就将在第一盘的比赛中先一步进入被动趋势中!
哈里什虽然想的是尽可能地将比赛拉长,但第一盘第一局能够先一步赢得胜利当然是更好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哈里什抬手将手中的球高高抛起,这一次,他朝着苏问的半场打出了一个攻向苏问一区内角的平击发球!
这是哈里什想要对苏问攻其不备毕竟在刚刚的好几个发球中,他都是将球直接攻向苏问的一二区外角方向,他赌的就是苏问想不到他会在这一局比赛的关键时刻打出一个内角平击发球。
哈里什想要趁着苏问没有防备时,借由平击发球比上旋球更快的球速,让苏问接发球失误,由此直接得分。
但是哈里什虽然自认为在发球的伪装上已经非常努力了例如他在抛球的时候仍旧采用了接近上旋发球时候的抛球角度和位置,同时在击球的时候,他通过利用手腕快速翻转拍面来隐藏了他的拍面变化。
甚至在做击球动作的时候,他都做出了’后仰弓背’的上旋准备动作,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