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那我死去的爹!”
这邢千户正是鳌山卫的千户,也是一个机灵之人,眼下这顶头上司这么一说,他要是还不明白不配合,那就真的白当了这个官了。
“正是,指挥使大人体恤咱们下面的人,大家都清楚,这赵家村事务繁多,也的确是辛苦了他,人年纪大了,未免有点精力不济,老马已经抱怨过好几次了,托余总旗的福,今天大人有这样的恩典,老马一定感激不尽的!”他瞟了瞟余风,接着往下说:“余总旗年轻有为,战功赫赫,倒是接任这百户的好人选!”
这就是当着上下两级,明明白白的许官了,要是余风听从这件事情出兵,得胜回来,这战功自然是有的,百户一职,肯定是稳稳当当的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当然,要是连命都让匪徒给反剿了去,那这话也就不用再提了,你没点本事,还想当官,死一边去!逃回来的都不行,你没战功,升你官,谁服气啊!
第二十七章 那就去剿匪吧
距离高密县城四十里,有一座大的庄子,是当地豪绅刘大夏老家,自从刘家发迹,居家迁入高密县城居住之后,这庄子,就留了一个庄头,和一些下人照看着,除了偶尔家中有亲眷到那里小住几日,再就是到了收租子的时节,刘大夏的几个子侄下去,这庄子基本上没有多大的用处。
这两年闹兵灾,寻常人家,要么就躲进县城,要么就甘愿卖身做奴做婢托庇到大户人家。这些大户人家的庄子,说起来也是高墙深垒,一旦有贼人溃兵之类的袭扰,铜锣一敲,庄子里聚集几十百来号青壮还是有的,躲在这样的庄子了,比起流落在外面,还是要有安全感的多。
当然,这个安全感,是指孔有德已经离开了山东后的这么一说,这叛军主力一走,散落下来的溃兵,没有了组织规模,对于这样的地方势力,啃起来还是很吃力的。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三月间,刘大夏差人到高密县衙求助,说自己在城外的庄子,被一伙贼人强行占去了,要求县里派人,驱走这群占了他产业的贼人。
占了就占了呗,这些散兵游勇,不过是抢一把就走,难道还在这里安家落户不成。高密县令知道这些溃兵的行事,劝慰了几句,不以为甚,这事情也就拖了下来。
四月,占据了刘大夏庄园的贼人,收拢溃兵,以庄子为巢穴,掠夺地方,绑架士绅,隐隐竟有坐大之势。一时沸反盈天,怨声载道,被荼毒过的地方乡绅,纷纷找上县衙,要求县令大人主持公道,绥靖地方。
这个时候,高密县令开始坐不住了,溃兵掠夺地方,那是兵灾,追究起责任来,也追究不到他的身上,但是,这些溃兵在他的治下落地生根,变得聚众一方的贼人,那就事关他的乌纱了。他派出手下衙役,打探了一下,情势很不容乐观,光是聚集在庄子里的贼人,就有百人之多,而且,还有不少的马匹,这些贼人占据了这里,竟是可战可走,十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