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3 / 4)

们买来,有些不划算了,如果有的话,拿过来!你按照这个条件和他去谈吧,不着急,慢慢谈,最重要的一点,这图舆一定要拿到,拿不到这个,其余的就没必要谈了,朝鲜人派的向导,怎么能靠得住!”

“叫军务衙门从各庄的护庄里面,抽丁聚军,按照一个千户的规制吧,你考虑得也有道理,总不成大军在外,家里空虚,弄出了什么幺蛾子。这些人都练了这么久了,比起咱们营的官兵虽然不如,但是看看家,应该是没多大的问题的,若是有事情,教习营还可以立刻回援!”

云青山将他的吩咐一一记录了下来,心里却是暗暗嘀咕,自家大人对于即将和鞑子接战,似乎毫不担心,要知道,一旦在路上也鞑子遇上,那就是野战,而不是守城啊!倒是这般处置,似乎处处都是防着朝鲜人一般。

余风却是没有注意到云青山,一口气的发了这么多命令,他心里也有些激荡,是一直缩在新城,老老实实的当一个种田流,还是在外站住了脚跟,从而迈上更大的一个舞台,就看这次的契机了。

实际上,如果他挥军反戈,对于拿下长渊,他丝毫不怀疑风字营的实力,但是,他不想这么做,拿下了长渊,朝鲜小朝廷会容忍自己在他们的腹心里不断壮大吗?别忘记了,朝鲜兵就是再不能打,也有十多万,就是打不过自己,天天来烦死了,自己还怎么发展,怎么壮大。

这个时候,有朝鲜小朝廷的这个幌子可以打,还是可以省很多的麻烦的,至少,自己只要面对一个敌人,等到自己的力量到了谁都不能忽视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长渊算什么,就是平壤,汉城,还不是自己予取自由。

第一百八十九章 誓师

“咱们要去打鞑子了?”一个手持钩枪的士兵,有些不太肯定的问着他们的小旗。小旗姓苏,看起来很是和气的一个年轻人。

“鞑子怎么了,咱们风字营杀的鞑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苏小旗极为爱惜擦着自己的短刃,这是上次战斗的战利品,虽然不能和王总旗他们的那种锋利无比的倭刀相比,但是,这种精钢打造的短刃,带在身上,除了趁手以外,还格外的有面子。

“我们不是在新城吗?都坐了那么多天的船才到这边,怎么这里还有鞑子,这鞑子不是满天下都有吧!”那士兵有些怯怯的问道,要是他丢下手上的刀枪,脱下军服,活脱脱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模样。

他叫孙乾坤,来这风字营当兵吃粮,已经大半年了,说实话,要不是他一个堂兄是在这风字营里当兵,每个月拿回家的饷钱,连他都看得眼红的话,他是不愿意去吃这碗饭的。当兵了几个月,他的饷钱,基本上都存了起来,眼下,他都有心琢磨着置办几亩好田地,然后娶个老婆过上好日子了。

来到新城,他心里有些不情愿,在登州呆的好好的,突然之间调动,这意味着安生日子可能不会过太久了。不过,随之而来的,他就发现了来到新城的好处,这新城附近的田地是如此的多,而且,理事衙门还特意出台了对风字营官兵的优惠政策,比起其他的人,这风字营的官兵,只需要出上一半的银钱,就能在民务衙门里拿到地契,这样的好事情,自然是让孙乾坤高兴坏了,原来购置两亩上好的水田,他差不多要当上一年的兵,还是在风字营这种高薪饷不拖欠的地方,如今眼睛一眨,就能翻个倍,换谁谁不高兴啊。

有了田地,然后娶个媳妇,生上一大堆娃,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的日子才有盼头呢!营中有些当兵时间长的,或者是军官们,他们手中的银钱比孙乾坤多,已经有好些人在城外的庄子里置办了土地,庄子里有固定的人手管理,连佃农都不用自己去找,这银钱放在那里,啥都不做,就能变成更多的银钱,虽然田地的出产,三成要给佃农,三成要交给庄子,可是,还是能落下四成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