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1 / 3)

我会留下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全部是剧情相关,有些书里直接写了现成的答案,有些则需要推理,诸位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微博把你的答案私信发给我,我的微博账号是柯遥42。

前三位全部答对的读者,我会给你寄一套《少女终末旅行》(6册)的漫画,这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作品之一,强烈推荐。如果你不喜欢漫画,也可以在dk百科系列的书里挑选任意一本,都行。

我的问题是:

1为什么罗昂宫地下的尸体只有十一具?

2在千叶的回忆中,艾娃对模糊人机边界的事物深恶痛绝,为什么她仍选择进行意识上传?

3在第二卷161章《重叠》中,赫斯塔与索菲就部分水银针容易在初次战斗后出现ptsd展开争论,索菲认为,只要一个人犯下了普遍意义的恶行,她就会受到良心的折磨,而赫斯塔则表示,索菲引用的论据,恰恰反驳了她的论点。请问,赫斯塔为什么这么说?

答不出也不用在意,这些都是些完全不影响主线剧情的细节,即便没注意到,也完全不影响之后的剧情观看。

恳请大家不要在书评区讨论,或是将自己的答案分享给别人,三位幸运读者出现以后我会公布答案的~

如果大家对除了上述三个问题以外的剧情仍有疑问,可以在这张假条里留言,我会尽量解答。

祝大家生活愉快!

三个答案

竞猜结束了!一共有五位读者给出了正确答案~

1为什么罗昂宫地下的尸体只有十一具?

因为当年的伏尔瓦被霍夫曼转卖给了费尔南,所以其遗体并不葬于罗昂宫。

2在千叶的回忆中,艾娃对模糊人机边界的事物深恶痛绝,为什么她仍选择进行意识上传?

艾娃之所以痛恨一切“模糊人机边界”的事物,是因为人从义肢里感受到的自由越是真实,就说明她被囚禁的程度就越是彻底,因而,这种自由在她眼中不值得留恋。

但是在濒死前,艾娃意识到即便是一个活着的奴隶也胜过一千个死去的伟人,只有活着,才能不断创造自身历史,所以艾娃作出了选择。

3在第二卷161章《重叠》中,赫斯塔与索菲就部分水银针容易在初次战斗后出现ptsd展开争论,索菲认为,只要一个人犯下了普遍意义的恶行,她就会受到良心的折磨,而赫斯塔则表示,索菲引用的论据,恰恰反驳了她的论点。请问,赫斯塔为什么这么说?

在那场谈话中,索菲的原话是“在水银针内部,很多遭遇过原发性螯合物的水银针在初次战斗过后总是会出现一些ptsd症状”,据此,她认为“只要一个人犯下了普遍意义的恶行,她就会收到良心的折磨”。

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仅仅是遭遇过“原发性螯合物”的水银针出现ptsd呢?遭遇“继发性螯合物”的水银针,为什么不会出现心理问题?

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原发性螯合物”与“继发性螯合物”。

像赫斯塔之前在修道院遇到的那种情况身边的人发生感染,最后发病的情况,叫“原发性螯合物”。

而那些通过某种手段绕过了隔离地带、突破了所有防御工事,才从外部进入城市,袭击人类的螯合物,叫“继发性螯合物”。对受害者而言,这些螯合物单纯是“从天而降的怪物”。

杀死怪物是正义行为,所以遭遇过“继发性螯合物”的水银针完全不会因为杀戮行为而感到负担,但对遭遇了“原发性螯合物”的水银针而言,她们明白这些螯合物也和自己当年死去的亲属一样,曾经是活生生的人,一旦模糊了“怪物”和“人”的边界,杀戮的“正义性”就不再那么理所当然。

所以,赫斯塔认为,索菲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