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凭四周风起浪起,他自岿然不动,依旧优哉游哉地挪着车子,不 见半分焦虑。
得,北伐还没开始,就先被辎重队给堵住了,真可谓是出师未捷心先塞。遥想当年北伐出兵,不知后方运送粮草是不是也如此狼狈。等到我们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冲上G108高速,已经是九点多了,比计划严重滞后。没办法,人算不如天算,谁让出发前我忘了在马前袖占一课卜卜前程呢。
这一天上午略微起雾,不见阳光,两侧的能见度不高,但空气比北京的霾闻起来要清新得多。高速路上车不是特别多大部分人正在苦逼地上班哇哈哈哈 我们原本因为堵车而沉沦的心情,再次飞扬起来。我打开GPS,看到小红点在飞速移动,不由得心中大快。黄二桶把着方向盘,问我:“一直朝北走?”我右 手一挥,语气凝重而庄严:“北上!北上!北上!” 然后斯库里一把捂住我的嘴:“你在学宗泽?”我点点头。他大怒:“你能学点吉利的吗?!”
我们在四川境内走的路线,大致是沿广汉、德阳、绵阳、剑阁到广元出川。选择这条路线,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这条道不是修了G108才有的,而是一条古蜀道,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当时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金牛道。
金牛道的南段起点是成都,一路向北穿过川北平原,直到广元出川,再经宁强、勉县到汉中。这是古代蜀中北连陕秦的一条干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金牛道 自修建之日起,就是川中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川北的重要枢纽城市,基本上都是沿金牛道走向建起来的。到了三国时代,诸葛亮锐意北伐,屯兵汉中,后方补给必须 得从成都平原源源不断地进行补给,金牛道更成了蜀汉生死攸关的一条生命线。
所以我们重走北伐路,从四川入陕时必得沿金牛道而行,才能追蹑丞相足迹。当然,古金牛道和G108肯定不是完全重合,但两者之间的地形走势大体是一样的。
我们今天走在金牛道上的第一站,是离成都最近的广汉,只有区区三十公里距离,斯库里刚刚来得及打出第十个饱嗝,我们就到了。
广汉有三星堆遗址,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在后汉三国时期,这里有另外一个赫赫有名的名字雒城。
此地早在秦代就有,因雒水流过而名雒县,后来汉代把今广汉市和德阳一带统划为广汉郡,郡治雒城,就在今广汉市。
雒城虽然跟北伐关系不大,但对蜀汉开国有着特别的意义。建安十八年,刘备从川北一路南下,向成都进发。刘璋先派兵在涪城(绵阳)阻击,结果一败涂地,一路败退到雒城。刘璋的儿子刘循是个好样的,居然在此死守一年,期间还干成了一件大事:射杀了凤雏庞统。就是在这雒城之下。
G108恰好穿广汉而过,我看着市里静谧详和的景色,想象着当年杀声震天的雒城内外,有种微微的激动。旅游的意义,恰好就在于此,让你站在和古人同样的位置,回溯千年,如同那些事就发生在身旁。
广汉不大,我们也没有停留的计划,我们的车朝城外开去,很快开过一座大桥。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GPS定位了一下,意外地发现旁边还有另外一座桥,叫 做金雁大桥。这名字听起来是如此熟悉,我觉得哪里听过,而且一定很重要。赶紧回忆了一下,猛地一拍巴掌,金雁桥啊!这是张任的金雁桥啊!
在《三国演义》里,庞统中了张任埋伏,死于落凤坡。然后刘备急忙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在雒城外的金雁桥前设计,调动了黄忠、严颜、赵云、张飞、魏延五员大将层层设伏,这才活捉张任,拿下雒城。
正史里自然是没有这些故事,不过广汉这里,居然还真有一座金雁古桥。可见罗贯中写这一段,也并非信口开河,着实做了一些考据工作。我拿起电话来问当 地朋友,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