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点什么 东厂的秘密行动搞不好就得被文官们看穿底裤。

堂堂东厂厂公、臭名昭著能止小儿夜啼的宦官巨佬 居然组团去蹲一个无名书生的小说更新!这种事情若传扬了出去 那东厂十八代厂公的脸也不够他们丢的。郑和汪直要是泉下有知 非得下重手将黄公公打入另册 和小孩哥混一桌不可。

旁边的千户深明此理 躬身回报:

“厂公指点的是。这吴承恩性子散淡 断难约束;要是再四处闲逛 岂不耽误了更新?我们的人也难以插手。以属下的见解 还是给他寻点清闲的营生 也好管束一二。”

快活自在的人最难管理了 还得给他找份班上一上 变成了社畜才好拿捏。

黄公公甚为赞许:

“你说的正合我的心思。但这营生还要仔细斟酌 落脚的所在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更不得叫人看出了端倪。”

催更的事情是圣上交托给他们的机密 绝不许外人知晓。要是直接在皇家或东厂的产业中给吴承恩找份活干 搞不好李句容立刻就能闻出味道。但要是在不知底细的外人铺子里安插位置 又怕锦衣卫往来频繁 引动主人家不该有的注意。这样的职位 还真要费一番思量。

所以 京中有没有哪家贵戚是家大业大 与皇室亲近密切 方便随时安插人手;同时又是个稀里糊涂、不可理喻 完全留意不到锦衣卫小动作的癫公呢?

果然 解决问题的第一要义是要理清问题“我听说

穆国公府常年都在招募文人 专门组织人手在抄录太宗皇帝的大典。”他慢慢道:“我想 拿着东厂的名帖托一托国公府 安排个人进去 总不成问题吧?”

一语既出 屋中居然都寂静了一刹那。众人大出意料之外 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如此呆愣片刻 大家才渐渐反应了过来 意识到这个建议虽然看似荒谬 但似乎还真有几分可行性。只是……

坐在身侧的太监犹豫片刻 还是小声开口了:

“厂公 那穆国公世子的行事 是不是……”

是不是也太癫了一点啊?平日里也就罢了 要是把吴承恩牵扯进去 东厂上下岂不都该嚎啕了么?

面对这样的诘问 黄公公只是微微一笑 大有信心。以他与穆国公世子相处的短短十数日来看 世子的行事虽然的确有一点违背常理(好吧 有的时候不只是“一点”的问题);但一片拳拳忠爱 跪舔圣上的至诚之心 还是不容置疑的。

不是一心跪舔圣上 能想得出来青词考试这种绝招么?

所以 他只是轻描淡写的保证:

“不要说这些有的没的 穆国公世子的某些本事 怕是比你们还要大一些……”

说到此处 黄公公也不由心中一动:东厂上下数百太监 又有谁想出过这样的绝招?皇帝最贴心的家奴 皇宫家生家养的奴婢 居然连马屁都拍不过外人 说来真是可笑之至!各位公公食君之禄 心中宁无愧乎?

一念及此 他也不觉喟然叹息:

“……可惜了 世子怎么就在勋贵圈子里混了呢?我们东厂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啊!”

·

穆祺猛的打了个寒战 觉得背后骤然升起了一股恶寒。

他狐疑的左右环视 却没有看到一丁点异样 只能小心的缩了缩脖子 避开门口冷飕飕的穿堂风。

坐在对面的归震川与海刚峰则毫无觉察 依然在仔细的琢磨世子抄来的几份谕令内阁的圣旨 基本都是在谈论科举的要务 令内阁“从速办理”的。

数日之前风云突变 翰林院学士或罢或废一败涂地;礼部诸位大佬也被东厂当庭训斥声势大颓 文学翰墨之臣一扫而光

却很可能就要随之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