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内阁协调 尤其需要大佬首肯:
“回世子的话 《元史》的进度倒没有什么问题 倒是《献皇帝语录》人手不足 恐怕还得耽搁些时日。”
《元史》是朝廷钦定的公事 一切资源都可以公开调拨 当然不成问题。《语录》却是世子与小阁老悄悄商议的私活 在完工之前却是不能见光的 资金上就是不小的麻烦。
世子显然早有预料 所以只是喔了一声 便是以总掌机要的名义 说出了预备已久的那个指示:
“这有什么麻烦的。先前为英宗皇帝准备的预算不还有得是么?你全部调过来不就得了!”
张太岳有点惊讶:“这样的话 英宗皇帝那边的进度 恐怕就……”
圣上登基以来 翰林院与国史馆基本是合并办公 为了修订本朝的实录档案 每一代皇帝都准备有专门的历史项目组。先前为了筹备资金 世子和小阁老已经指示手下挪用过不少英宗项目的资源了 只不过仗着这是个八十几年的老大难工程没有人会关心 所以敷衍着还能过去。
可一旦将现有的资金全部调走 现有的进度立刻就会崩溃 到时候留下一本天大的烂尾奇观立在翰林院 就是傻子都能看出不对来!
写小说烂尾了也就挨两句骂 写国史烂尾了可是真要千夫所指的!
“那就直接结尾吧。”世子淡淡道:“英宗皇帝的史料修了这么久 大致框架其实早就出来了 最多不过是打磨打磨细节而已。再给几个月的时间顺便收个尾 也算是了解八十年间的一桩大事。”
张太岳懵了:“……啊?”
不是 其余皇帝也就罢了 英宗皇帝的历史资料是能随便收尾的吗?以英宗生性之拟人 平生经历之抽象 收尾之后只要逐一对照
你这是公开史料吗?你这是往叫门天子脸上猛抽呀!
饶是以张太岳的城府 一时间也不由惊骇得有些结巴:“还请世子三思!设若设若立刻结尾 那恐怕会损伤了英宗皇帝的圣名 也要大大地触怒当今圣上”
英宗皇帝的圣名当然是没有再被损伤的余地了 但朝
廷亲亲尊尊敬天法祖 列代皇帝都要给祖宗遮掩一二 这样直接了当的抛出史料痛骂皇帝的曾爷爷 真不怕飞玄真君为了孝道顺手献祭献祭臣下?
“触怒当今圣上?”穆祺轻轻笑了:“太岳觉得当今圣上会欣赏英宗皇帝的行事么?”
“那与喜欢何干”
张太岳只说了半句 就忽然反应了过来。
大概是忠君的思想太过于根深蒂固 即使以张太岳这半步ssr的本事 在思虑英宗往事的时候也多半有点为尊者讳的习惯 总想着什么皇家体面祖宗规矩 而有意无意忽略了事情真正的本质
在堡宗抽象之至的一生中 最为辣眼睛的无过于两件大事;一曰叫门 二曰夺门 亦可称为“二门天子”。考虑到飞玄真君宅在西苑半年不出一步的习惯 叫门不叫门是与他无关了;至于“夺门”嘛……至亲的宗室趁皇帝病重之时抢班夺权借机上位 怎么 你觉得飞玄真君会喜欢这样的故事吗?
所以说人总还是要经历过才懂得共情 历史也总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格外的体现出价值来。平日里大家你好我好 历代皇帝总是愿意给自己的祖宗涂脂抹粉 说些不痛不痒狗屁不通的废话。但真到了缠绵病榻局势动荡的那一天 满嘴忠孝仁义的皇帝才会瞬间体会到历史真相的绝对分量 以及那种不可回避的莫大恐惧:
别的不说 只要重病后想一想你贴身的亲眷中就隐匿着叫门天子一流的人物 是不是脊背立刻就要生出难以遏制的寒意来?!
别看司马家平日里舔老祖宗司马懿舔上天 阴阳怪气处处暗讽葛相 可一等皇权交接而朝纲动荡的时候 那绝对只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