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等待当然不是一无作为。实际上这数日以来,穆祺始终在思索同一个问题:
这方士到底是个什么来历?
·
所谓我不来就山,山即来就我。虽然穆祺从没有见过这位参云子一面,但却从各处的消息渠道里杂七杂八听到了不少转述。这些见闻大都零散细碎,甚至彼此冲突。但穆祺仔细梳理,仍然从中发现了某些关键譬如,这位参云子的话术与技法与尹王曾经展现过的套路高度一致,只不过更为成熟老练而已;如果合理怀疑,那尹王入京的幕后推手,想必便是这位不知来历的诡异方士。而这方士宣扬的理论,也与尹王如出一辙,虽然尽力用了什么“内丹 、“元神 之类的道家术语,但那种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神父大王喇嘛的究极缝合怪气味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穆祺对宗教的沿革并不精通,但总觉得这妖道的遣词造句中有某些古怪的即视感,可这种即视感终究无可言说,只能憋在心中疑惑不已。
直到
当天晚上 已经在翰林院入职的张太岳照例将修订的《元史》拿了回来(没错 吃一堑长一智 现在奉命紧急编订元史的几位新人都知道让世子先看一看) 穆祺将元末的历史简单一扫 忽尔恍然大悟 几乎要拍案而起:
【奶奶的 这方士搞的是明教那一派的教义!】
·
飞玄真君右手微颤 不由在裤管上滴落了两滴温热的茶水。他不动声色的搁下了茶盏 随意抖动了衣袖 遮住了湿润的裤子。
隔着御榻前的重重轻纱 没有人能看到皇帝那一瞬间的怔忪。御榻之下 被特赐席地而坐的瘦小方士正演练着盘膝打坐五心朝天的姿势 给皇帝细细讲解修炼元神的静功;而尹王则跪坐在旁 侧耳倾听 恭敬之至
没错 在尹王辛苦造势之后 正处于空窗期的皇帝一时寂寞 到底还是召见了被自己这位皇叔反复举荐的仙师实际上 以尹王一开始的计划 是打算在觐见之初就一鸣惊人 借着威势一举将参云子推到皇帝面前。可惜出师未捷身先败 被穆国公世子天外飞仙的神经一招击破金身之后 尹王的盘算近乎全部落空 不得不含愤忍辱
仅凭这一点 他就与那个疯狗不共戴天!
不过 参云子的口才毕竟是出色的。虽然一见面就顶了这么个逆天的debuff 但这老方士循循善诱娓娓道来 三言两语之间便引动了皇帝渴慕长生的那一点贪欲。对症下药就坡下驴 问答间便有了不小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