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就是老夫人手里交钱,充作官中用钱的。

3本作者珊瑚与夏天提醒您最全的《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尽在[],域名[(.)]323+?+?3

()?()

初微有些好奇的对周嬷嬷问道:“那夫君一般每年给家里交多少银钱?”

“依着家里规矩,一般加冠之后就算郎君成人,二爷从二十岁那年起,每年往家里交五千两银子,又因着大公子在家里吃住读书,连带着他的一起交了,便多加了两千。娶了夫人之后,二爷又吩咐再多交五千两到官中,可谓是已经交得足足的了。”

初微:……

也就是说,为了让自己在家里吃好穿好,陆今安每年还要多给陆老夫人五千两银子。

难怪人家说养媳妇不容易。

也就是陆今安手下程愈生意越做越大,拿回来的钱多才能可劲儿这么造,寻常文官一年上千两俸禄就顶天了。

掰扯完了家里账目后,周嬷嬷又说回了方才的话题。

“我这里有个远房侄儿,从前在莒州一家绸缎庄做事,去年娶亲之后有意回城来,离得家中更近一些。如果夫人信得过的话,到时可以请他去到书肆试试。”

初微记得原文当中提到,周嬷嬷家中几个子侄都是靠谱之人,也曾出过秀才举人,足以证明家风不错。

且又有周嬷嬷和陆今安的这一层关系在,周嬷嬷推荐的人一定差不了。

初微自然乐意一试。

周嬷嬷家侄儿跟绸缎庄老板交接还要几日时间,初微倒也不急,安心等他交接完工作来书肆帮忙。

结果就在她等待这位周家三郎的到来之时,书肆的郝掌柜就以“母亲身体不好”为由请了长假。

初微去到前院书房找了黄添,请他帮忙过去郝掌柜家中看看。

大概陆今安临走之前已经嘱托过他,对于初微的吩咐,黄添表现得十分客气和配合,没有半点推辞,当天下午就以府中小厮的名义去到郝家探望,回那老太太就是年纪大了之后的寻常毛病,不碍事的。

这结果和初微预想中的差不多,她点了点头,对黄添温言道:“辛苦你了,快回去歇着吧。”

黄添起身告退,临到出门前转头对初微道:“今儿启文堂的胡掌柜也去郝家探望老太太了,看那样子和郝掌柜也是一早认识的。”

这启文堂也是青州府中开得不错的书肆之一,从前业绩一直稳居东城榜首,这段时间被初微接手后的文汇斋抢了风头。

初微听说那边也在紧锣密鼓的上新,

在二楼设了包间和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