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必你说这些话。”楚王一笑,问,“她……怎么样?”

虽然每个月都有信到,这话似乎问得多余。

“坐。”他示意张岫。

张岫便知,他该说得越详细越好。

在殿下指定的地方坐下,他斟酌片刻,从夫人的身体开始说:“我们从京里出发的时候,夫人的身孕正是七个月……”

-

现在,青雀的身孕已经在第九个月了。

预产期在十一月下旬,还有不到二十日。产房、产婆、奶娘诸事,早已备齐,甚至比她上一次生产准备得还要仔细。

新生儿要住在母亲身边。

为免承光觉得,是弟弟妹妹来了,抢了她的位置,早在夏天时,青雀便安排她搬到了东厢,她也已经适应。

还不太适应的,是张岫走了,她到上个月,还时不时会问一句:“张公公!张公公呢?”

到这个孩子满周岁的时候,也会从正房搬出去,搬到西厢居住。

“这么下去,到第三个孩子的时候,你这云起堂就不够住了!”柳莹笑道,“我看你和殿下舍不得孩子们搬去后面,那时怎么安排?”

“这个孩子还没出来,你先替我想第三个了。”青雀也笑,“那或许,第三个来的时候,他姐姐哥哥都满了六岁,搬去前殿上学,就给他腾了地方?”

八月初,大郎满五周岁,楚王命他从永春堂搬到前殿,和二郎一起,都由罗清看护。

他也正式开始上学不再是前几年开蒙时,一日只上半日学,而是上午读书,下午学骑射及其他六艺,除五日一休沐外,其余时间都被安排得很满。

张孺人也就和李侧妃一样,只有在休沐的日子,才能见到孩子了。

她消沉了一个月。

到青雀都觉得,该请位太医给她看看,别郁结于心、积郁成疾的时候,她被乔娘子和薛娘子拽出府门,在京里各处逛了一二十日,好了。

为了谢青雀既调亲兵,又借女护卫给她们,薛、乔两人送了很大一份厚礼到云起堂。

青雀没推辞,收下了。

后来,她又听说,张孺人拿出自己的私房,加倍补给了她们。

“大郎好音乐,二郎爱诗文,承光还看不出。”柳莹轻轻抚摸青雀的肚子,“也不知,这个孩子会更像你,还是更像殿下。”

“过几日就知道了。”青雀垂眸,心中也满是期待。

不过,这个被父亲、母亲、家人、亲友和云起堂上上下下,还有许多人都期待着的孩子,性子有些慢。

直到预产期九天后,十一月的最后一日,他才终于姗姗发动。

景和二十七年,十二月的第一天,清晨,卯时。

暮色尚在,晨光未明。

伴随着日出破晓,第一缕阳光冲破冬夜的沉沉雾气,持续了几乎一夜的疼痛疲惫结束,青雀浑身一轻。

她和楚王的第二个孩子这个上一世并不存在,今生才新来到她身边的孩子

出生了。

【作者有话说】

俺来哩!

104 · 普通的皇孙

云起堂母子平安。

江侧妃给殿下新添了第三个儿子的消息,随着报喜的人向宫里去,也迅速传遍了整座王府。

在宫中的赏赐发下之前,各院的贺礼先一份不少,安安静静、整整齐齐,送到了云起堂。

贺礼放下,人便告辞。收礼的侍女也并不进去回禀。没人会为这些虚礼耽误产妇的歇息。

看过孩子齐全,青雀用了一碗汤面,闭眼便睡熟了。

楚王不在家,她不需等他来看她。

阿娘和逾白应已在西陲安顿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