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日只抄了十几页,还有大半没写。
每当借到孤本、古籍,柳孺人都会亲手抄下一册珍藏,以便将来查阅。现下和她有了往来,知她也爱看书,柳孺人便将古籍亲手带来,借给她看,替她解惑,这才第一日。
宫内限期一个月归还书籍,至昨日,还有半个月。
柳孺人还对她说:“我已经抄完了。你来不及,到时还可以看我的。我那还有许多书呢,都是这几年抄的。”
她还能抄完这卷书吗?
新抄的两页纸墨迹未干,太医院的周御医便被请到了楚王府。
青雀也被送到帘帐中隐去容颜,只留一只手在外,请御医诊脉。
众人鸦雀无声。
青雀觉得她的心跳有些过快了,怕影响医生的诊断。但帘外的周御医并没请她放缓呼吸、平复心情,只是恭声请她换一只手出来。①
终于,诊脉结束。
帘帐内,青雀用力闭上了眼睛。
“夫人的身体,极好!”周御医声音带笑,在帘外站了起来,“依下官看,夫人无需调养,只管照常生活,喜信不日便会到了。”
“这话倒是新鲜!”李嬷嬷笑道,“还从没听太医们这样说话呢。”
“并非下官扯谎,实是这位夫人身体强健无恙,强要进补,反而不美。”周御医笑道,“但,这也只是下官一家之言。府上谨慎些,再请众位院使、院判前来诊脉也好。”
当着本人,李嬷嬷自然不会说还要再请人来,只和王府的属官一起把御医送走。
严嬷嬷从帐中接出青雀,满面的喜色,笑道:“可见娘子福泽深厚,这一两个月间,一定就有好消息了。”
“借嬷嬷吉言。”青雀也笑。
不知半个月后,她真正诊出身孕的时候,严嬷嬷是否还能笑得这么欢喜。
今天没有诊出有孕,并不代表她的孩子,就不是她来楚王府前怀上的。
傍晚,楚王来,两位嬷嬷便回了周御医的诊断。
“怎么不请曹院判。”楚王问。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