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没有略过,将同一件事,在第三个视角重新审视了一遍。
接下来她说,她会弹《春江花月夜》的那一段了。等他回去,弹给他检验。
“检验”。
方才的犹疑扫空大半,楚王轻声一笑。
不过教了她一次,这口吻,却似他成她的先生了。
她又写,柳氏接妹妹进府玩乐,柳三娘性情活泼云云。张氏三人又同她到哪一处赏花,三人比从前更加照顾她云云。阿娘赐下的两名女官都尽心负责,和李嬷嬷对她一样用心;侍女们也皆悉心竭力无一懈怠……光是别人对她的好处,她就写了三页纸。
若只看这几页信,好像楚王府里全是善人。
楚王翻至最后两页。
青雀终于写到了自己的身体。
她写,女儿在她腹中很是乖巧,她全无寻常孕妇会有的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刘女史和医女们都说,这样省事的孩子,大半会是女儿。她又身体强健,如无意外,一定能平安生产。
女儿快满四个月了。想必,这封信送到殿下面前时,女儿已将五个月。下次再给殿下写信,不知会是什么时候,殿下在边关忙碌,她并不敢多扰。但,她想请殿下万忙之中,拨冗给女儿想一个名字。
如此,即便她生产时,殿下不在身边,女儿降生,也会知道,父亲是疼爱她的。
女儿。
楚王握着信的手指收紧,目光盯紧最后一行字。
父亲。
……
女儿五个月了。
青雀信中写的是实话。怀着这个孩子,她的身体,的确和上一世一样轻松。
好像女儿虽然还没降生,只在她腹中,便已经知道,她们母女处境凶险,所以才这样安静,不给娘亲多添麻烦。
其实……上一世,她怀着儿子的时候,也没出现太多不适。
青雀几不可闻地叹气。
柳莹的指尖划过书页,带出细微的声响。
坐正身体,青雀收回目光,不再看荷叶上捧出的莲蓬。
不想了。
“娘子,柳孺人?”李嬷嬷走进来,摆摆手,没接雪信捧来的凉饮。
“嬷嬷!快坐。”放下才拿起来的书,青雀笑问,“嬷嬷们商议出结果了?”
柳莹也放下了书。
芳蕊端来绣墩,李嬷嬷欠身坐下。
雪信又捧来温茶,她这回接了,笑道:“商议定了:这次殿下得胜,府里就不请诸位夫人娘子们齐聚庆贺了。一来,陛下已有赏赐,府上不缺荣光。二来,府里还有些隐患未除,恐娘子见人不妥。三来,殿下也不会因府里少吃这一顿酒,就以为我等不尊重,京中更不会因府里少办一次酒宴,就忘了殿下是谁。殿下人又不在,这酒吃着也没意思。还是先等殿下的回信来,到中秋佳节时,再看是不是请诸位夫人娘子们赏月团圆吧。”
“果然这样好。”柳莹笑道,“伏天还没过,别说江娘子了,我也不敢太阳晒着的时候出门。”
青雀连声赞同。
九日前,楚王在西陲以八百轻骑斩首敌军八千,俘获三千的捷报抵达京中。满朝欢庆,圣人大喜,赏赐流水一样的送入了楚王府,李嬷嬷、严嬷嬷和季长史,也又发了一回喜钱。
楚王杀的是西戎人,青雀当然高兴。他多一份功劳,他的妻妾儿女也会多一重保障,对她更是好事。
可昨日,李侧妃突然对严嬷嬷提出,殿下新立功劳,府里应当摆宴欢庆。便是她们这些妃妾的身份不足够请亲友,自家乐一乐也好,不然,这么大的喜事却没动静,像楚王府里没人了似的。
宋家和袁家的事还没解决,袁家娘子还在三日前又来了一次王府,青雀直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