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并不知晓师尊名讳,也从未听人提起过什么欧阳先生,她下山也只是为了寻亲,但有少微剑在手,京城权贵们一致认为她就是新一代的玄门弟子,为辅佐明君而来。
此时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哪位皇子争取到了无忧的支持,无疑能增加巨大的政治声望。
所以,即使后面有人发现无忧手中的少微剑很有可能是仿品,几个家族也都默契地联手压下此事。
少微剑是真是假,无忧的玄门弟子身份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关系呢?
裴学海还提到了一个点,当无忧手持少微剑的消息走漏后,她的亲人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短短两天,有三家人都声称自家x公子、x老爷是无忧的亲生父亲,他们迫不及待给无忧冠上“谢无忧”、“张无忧”、“李无忧”的姓氏,以此来证明她的血脉归属。
“无忧没有姓氏。”裴学海喝了口茶,接着说:“当时我看昭将就在想,李三娘有姓无名,无忧有名无姓。三娘的姓氏是她的枷锁,京中的权贵也想把宗法当做无忧的牢笼。”
这个故事从无忧寻亲开始,主线是叙述谢、张、李三家论证和无忧的关系,通过这件事带出他们各自支持的皇子,背后又有什么势力,将朝堂之上的风云诡谲隐藏在无忧的日常生活中,在中后期来一个激烈爆发。
彼时王朝内忧外患,既有农民起义,又有外族虎视眈眈。无忧学的是杀敌的剑法,世人却只在乎她还要打个问号的虚名。
何其讽刺,何其荒唐。
从剧本框架里,凌穗岁就品出了很强的冲突和碰撞。这个片子会有两种价值观,分别是代表“武侠”背景的无忧,和代表“权谋”背景的京城权贵。
敢让这两种元素在同一部电影中相撞,如果导演不是裴学海,凌穗岁会以为对方不知天高地厚。
目前看来,这部电影有两层反转。
第一层是无忧“身份曝光”前后,这种之前对我爱搭不理,之后你就高攀不起的转折无疑是商业片的爽点,下沉市场的宣传利器。看权贵们先倨后恭的模样,配上爆米花很能让观众高兴。
第二层反转,则是少微剑真假难辨,无忧身份存疑。从艺术角度上说,众人的后续反应完全揭下了封建权贵虚伪的面皮,忠君是假的,报国是假的,他们把完全不懂治国理政的无忧推上高位,让她“辅佐明君”,也只是想借她的身份去攫取权力。
电影名叫《大侠无忧》,听起来颇具武侠气质,但真正属于“武侠”内容的含量,就如同无忧在面对权贵时的话语权,根本就少得可怜。
所以,无忧的“大侠”前缀,也只是这部电影极具讽刺色彩的一环。
凌穗岁对裴学海还是很佩服的,少年人的锐气也许会随着时间流逝被磨平,裴导都这么大年纪了,风格还是这么勇往直前,锐不可当。
不过,她对这部电影还是有点自己的看法。
她问裴学海:“您刚才提起昭将,我可以认为是我扮演的李三娘,给您带来了一点关于无忧的灵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