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身外之债已尽数了结,手中虽仅余零星银两,却也足以让她心生筹划。望着店铺二楼正紧锣密鼓的装修景象,她暗自思量,何不趁着新春佳节的热闹氛围,重返码头,临时支起小摊,以积少成多,增添些微收入。

岁末年初,街巷间热闹非凡,人流涌动,处处皆是商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思绪一转,往昔在码头摆摊时,那时生意兴隆,却也引来了同行的眼红与排挤,让人不禁忧虑,码头是否还留有她的立足之地。

更何况,关于在码头设摊的各项费用,她还未与萧凌细谈呢。

罢了,暂且将这些忧虑搁置一旁。

归家之时,李氏已备好晚饭,饭桌上,周父关切询问:“那笔债务,还清了?”

周宴宴颔首,“是的,爹,一切债务已结清。”

片刻之后,她向双亲宣布:“爹,娘,我打算在明日前往县城,趁着节日的热闹,再摆几日小摊试试手气。”

李氏颇为不悦地表达反对:“大年初一,本该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你怎又动了外出摆摊的念头?”

周宴宴却笑着解释:“正因新春佳节,人潮涌动,正是商机无限之时。我不是打算卖螺丝粉或柠檬鸡爪,而是想尝试烧烤,先让街坊邻里知晓这新鲜美味。待咱们的铺子开张,烧烤也能名声在外,自然能为店铺招揽更多顾客,增添收益。”

说到此,那烧烤炉早就在几日前,拜托萧凌帮忙定制,此刻还放在铺子里。

周父一如既往地给予宴宴全力的支持:“宴宴,你想去就去吧。”

李氏望着女儿那坚定的眼神,最终只化作一声轻叹,不再多言。她心疼的是,在这本该休息享受的日子,孩子却还要为生计奔波。

*

第二天。

周宴宴去了周禹家,把自己想在年初一去码头摆摊的想法说出来,周禹很赞同,二话不说就跟着出去了。

牛直至达县城,恰逢新春首日,街道上人潮涌动,洋溢着节日的欢腾。

周宴宴与周禹穿梭于杂货铺间,先行购置了取暖用的炭火。随后步入粮店挑选了各式调料。

在众多食材中,他们挑选了各十斤的上等精瘦肉与肥美五花肉,还有鲜嫩豆腐、香脆豆皮等,一番挑选之下,不知不觉间已花费了一两银子的预算。

途经家禽市场,周宴宴想着,反正是过年了,她就要小小奢侈一回,一口气购入了四只活鸡,计划着晚上制作叫花鸡。

随着夕阳西下,两人满载而归,回到了村落。

考虑到节日期间不宜过多打扰长辈,周宴宴叫上了木大叔家的儿子木玄鸣前来帮忙。木玄鸣一听,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三人共同为即将到来的小摊开业忙碌起来。

宴宴即刻部署后续任务:“烤炉与炭火暂且不动,目前主要是切肉块,并以竹签串起。禹堂哥,你上山伐取几竿翠竹,制成纤细竹签备用;至于肉类的处理,便由我来吧。”

“行,我这便去。”周禹应声后,麻利地将牛车固定,抄起宴宴家的锋利柴刀,匆匆地迈向山林。

此刻,只余周宴宴与木玄鸣二人在准备。

两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碌于厨房,切肉剁菜。周宴宴尤为忙碌,她不仅要调配秘制酱料,还亲自操刀制作叫花鸡,李氏见状也帮忙采摘鲜嫩的青菜,而木玄鸣则专注于细致地切割肉块。

当周禹肩扛两大捆竹子归来时,叫花鸡已深埋土中,文火慢煨,香气隐隐;肉与青菜也已洗净切好,静待穿串成佳肴。

三人默契十足,分工明确。木玄鸣收刀换刃,专注削制竹签;周禹细心地清洗着每一样食材,而周宴宴,手法老练,将食材逐一串起。

随着周宴宴的巧妙调度,三人手脚